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賀知章的一生經曆和成就簡介

賀知章的一生經曆和成就簡介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06 10:53:05

  狀元之名始于唐朝武則天時期,進士中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稱為狀元。中國第一個狀元是郭元振。

  而賀知章是浙江省第一個狀元。

  唐朝時期,舉人赴京考試,要先受禮部應試,再受吏部選試,但必須投狀。所以,第一名被稱為“狀頭”,也稱為狀元。又因為狀元必須經皇帝殿試,故又稱為“殿元”。一般來說,狀元授官位翰林院修撰,這一做法,一直沿襲到清朝終止。

  殿試一甲第二名是榜眼的稱呼,其實隻是在明清兩朝。殿試一甲第三名被稱為探花,北宋時稱為探花郎,南宋以後才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為探花(二甲第一名叫傳胪)。

  賀知章是武則天證聖元年(公元695年)中狀元的,考官是李迥秀。在此前吏部試中,賀知章列第一名,之後在殿試中,被欽定為狀元,當時,賀知章不到30歲。

  賀知章的一生經曆和成就簡介(浙江第一狀元賀知章)(1)

  一、苦讀不辍 賀知章中狀元,除天資優異“少以文詞知名”以外,學習也十分刻苦。

  柴海生在《賀知章傳奇》中,收集了賀知章學習用功刻苦的兩個傳說。

  一是廟燭烷讀。賀知章雖然從小聰敏過人,但家境不好,沒有錢供他到學堂裡讀書,隻好自學。而且因為缺少學習用品,竟然隻能用木炭頭在石闆、磚頭上練字。特别是他的父親去世後,雪上加霜,就跟着他母親到寺廟裡念佛,同時帶書學習。因為廟裡神像前的蠟燭長明不滅,所以,他就時常借着亮光看一會兒經書。寺廟裡的僧人見之,很受感動,都願意幫助他。有一次,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月亮光亮如白晝,賀知章晚上吃完飯後,就拿着書到山岩上去看書。

  二是擔母讀經。賀知章的母親因為積勞成疾,雙腳不能走路,依靠兒子等家人照顧。賀知章是個孝子,除生活上關心外,還想讓母親到外面去走走,使心情更舒暢。為此,賀知章定做了一副竹籮,一頭裝滿書籍,另一頭讓老母親坐着,擔着老人行走鄉裡,休息的時候,就拿出書來看,母親也時常進行指教。後來,鄉人就稱他為“賀擔僧”“賀擔仙”,把他的母親稱為“籮婆”。現在賀知章的家鄉還有遺迹“籮婆橋”。蕭山縣令楊時所雲“賢母傳經”,指的就是這個事情。

  二、赴京趕考 唐朝的科舉以詩文為主,再加上幾道策試,和明清時期有較大差别。總體來說,考試的内容并不多,注重現場的答問。

  唐朝的狀元沒有明清時期那麼被看重,但也是極為榮耀的大事喜事。所以,這也是家族高度重視的,家族要捐資,要派人護送趕考,等等,不然,以一個少年,孤身一人,攜帶書籍、衣物和金錢,遠赴千裡之外,風險還是很高的。另外,還要在應考之日提前兩個月到達,複習功課、熟悉環境,等等,所需資費都很高。

  有學者指出,賀知章的《曉發》一詩,應該就是從家裡出發遠去北方應考時所作。因為出發前,天還沒有亮,一直到錢塘江邊才見到昃光,此時,他離家已經很遠了,送行的小船和親朋也要返程了。

  曉發

  江臯聞曙鐘,輕枻理還舼。

  海潮夜約約,川露晨溶溶。

  始見沙上鳥,猶埋雲外峰。

  故鄉杳無際,明發懷朋從。

  賀知章離别故鄉,出發去遠方。早晨,他離開永興縣去長安趕考。永興在越西的水網地帶,民間交通以小船為主,賀知章早上出發時坐的便是舟舡,先到驿道上的渡頭,再轉入大道。寫詩的地方應該在浙江西陵渡一帶,江對面就是杭州城的吳山、玉皇山。

  賀知章故居到江臯的時間,差不多有一兩個小時左右,路程約三十裡,因為中間隔着蕭然山,看不見故居,所以像似“故鄉杳無際”了。

  賀知章回頭看了一眼故裡坊宅,隻能看到蕭然山的外貌,而家鄉似乎已在無邊無際的地方了,潘水邊的雲門寺等更是全無蹤影。而親友們已經回去,這時,懷鄉之情油然而生。

  這次遠行,是去長安應試,五十年後的《回鄉偶書》,其意境正好與《曉發》相呼應。

  賀知章的一生經曆和成就簡介(浙江第一狀元賀知章)(2)

  三、皇榜中狀元 從出發到長安,曉行夜宿,也曆經了一個多月。賀知章的表兄陸象先,已經定居長安,還是個官員。陸象先是蘇州吳縣人,父親娶賀氏為妻,是賀彪的堂妹之子。陸象先考取進士後,在長安做了個五品官。聽說賀知章到長安後,非常高興,派專人到驿站去接,自己也在家迎侯。賀知章等人一到陸府後,陸象先設宴歡迎,接風洗塵,并安排好他的學習,直至賀知章金榜題名。

  賀知章的一生經曆和成就簡介(浙江第一狀元賀知章)(3)

  賀知章考取狀元後,在京城有一系列活動,比如帶領同科進士22人拜會主考官李炯秀和當朝宰相。還有,騎着高頭大馬遊長安城,參加酒會,實在是不亦樂乎。同時,朝廷也專門派人将紫泥捷報送往賀知章的家鄉。

  賀知章的家當時在越州永興縣來蘇鄉賀家蕩,東臨潘水,在賀知章去世後改稱雲門寺,或千秋觀。家人得到喜報後,歡慶不已,并通報給了賀知章的始居地,文筆峰下的賀家園,即思家橋村。(今天的史家橋自然村)

  據當地人傳說,當年捷報到村口,賀氏族長負責迎接,敲鑼打鼓、披紅挂彩,祭祀祖宗,祭拜孔子,然後鄭重迎入捷報,供大家觀看,作為家族榮耀。

  今天的蕭山區蜀山街道知章村,曾有賀家祠堂、捷報牆門、經堂屋、大夫第、賀家墳地等名稱。蕭南的文筆山的山名也與賀知章出生在這個地方有關。清代舉人郭倫說“文筆環季真之宅”。在賀知章之後,村裡還出了許多的進士和舉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