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勇者勝電視劇全40集

勇者勝電視劇全40集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06 19:54:52

  勇者勝電視劇全40集(英雄城市編年史)(1)

  年度關鍵詞

  勇者勝

  ● 新年的鐘聲即将敲響。我們要繼續努力,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我們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我們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國家發展。我們要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标如期實現。

  ● 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是偉大的,堅忍不拔才能勝利,半途而廢必将一事無成。我們的藍圖是宏偉的,我們的奮鬥必将是艱巨的。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團結一心,集思廣益用好機遇,衆志成城應對挑戰,立行立改破解難題,奮發有為進行創新,讓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國家主席二〇一五年新年賀詞

  勇者勝電視劇全40集(英雄城市編年史)(2)

  ■ 1月

  ◎ 第一條新能源電動客車

  生産線啟動

  武漢市第一條新能源純電動客車生産線在武漢客車廠正式啟動。

  ■ 2月

  ◎ 武漢榮膺全國文明城市

  經過12年矢志不渝的持續創建,武漢榮膺全國文明城市。

  ■ 3月

  ◎ 長江救援志願隊

  獲“時代楷模”稱号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授予武漢長江救援志願隊“時代楷模”榮譽稱号。

  ■ 9月

  ◎ 武漢入列

  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武漢入列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力争用5-10年,基本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 11月

  ◎ 武漢北鬥應用芯片發布

  武漢北鬥導航應用芯片正式發布,這個叫“啟夢”的芯片創造了數十項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是國内體積最小、國際領先的消費級導航智能芯片。

  ■ 12月

  ◎ 地鐵環通三鎮

  3号線一期開通運營,武漢地鐵“環通三鎮”。“十二五”期間,武漢市地鐵從無到有,連續四年每年開通一條線路,創造了城市建設的武漢速度。

  ◎ 東湖隧道通車

  全國最長湖底隧道——東湖隧道竣工通車。

  ◎ 武漢工業增速

  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

  武漢工業增速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為武漢工業史上首次。

  勇者勝電視劇全40集(英雄城市編年史)(3)

  武漢園博園

  垃圾場變為生态園

  勇者勝電視劇全40集(英雄城市編年史)(4)

  武漢園博園全景。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2015年9月25日,第十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在武漢開幕。

  盛會籌辦期間,武漢做出一項令世界矚目的盛舉:用不到3年時間,将昔日亞洲最大的單體垃圾填埋場金口垃圾場,變成了荟萃117個中外特色展園的園林。

  武漢園博會規劃設計總負責人、市園林建築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楊念東,早在2008年就曾參與了武漢申辦第八屆園博會的工作。申辦未獲成功,敗在“創意不夠”。

  申辦第十屆園博會時,武漢提出了在垃圾填埋場上建公園的創意,打動了評審團所有專家。

  這确實是一項創舉:人類現代生活産生的一大毒瘤——城市垃圾填埋場,居然用這樣的方式破解。但真正實現這個題解談何容易?沉積垃圾清運、地塊無害化處理,都是未有解決先例的難題。

  117個展園如何分布?又面臨園址被三環線分割的困境。楊念東每天在2.13平方公裡的園址上“暴走”,實地踏勘;又三次進京求教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孟老給出“北急南緩,坡谷相生,山水相映”的建議,使垃圾山演變的荊山成為園區一大亮點。

  三年鏖戰,金口垃圾場成了永久生态園。武漢這個範例,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獲得“C40城市氣候領袖群第三屆城市獎”。

  52戶居民把鑰匙

  托付給志願服務隊

  熊偉是一位高位截癱患者。2013年,他剛搬進百步亭社區的時候,由于生活無人照料,一度有過輕生念頭。

  社區裡組織了“鄰裡守望”志願服務隊,并和他結了對子,一天三餐送到家,衣服髒了有人洗,還有人定期上門打掃衛生。這讓熊偉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兩年時間,熊偉體重增加了15公斤。他把長期照顧他的志願者黃衛華,親熱地叫作“黃媽媽”。出于對“黃媽媽”的信任,他把家中鑰匙交給了社區志願服務隊。

  像這樣的鑰匙,志願服務隊收到了52把。副隊長方偉說,這52把鑰匙,對應着52個家庭;每家的住址,家中需要照料人員的身體狀況、藥物過敏史、緊急聯系人等,每個志願者都記得。

  百步亭社區共有15萬居民,注冊志願者超過4萬人。820個樓棟,每棟都有志願服務隊,依托黨員小組建立,實現了社區鄰裡守望的全覆蓋。

  從2003年開始,武漢開展争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2015年終于圓夢,“全國文明城市”獎牌擺進了市民之家中庭。百步亭社區的故事,是武漢12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個縮影。

  武漢三環線内

  再無化工企業

  2015年4月27日,漢口古田工農路10号,武漢三環線内最後一家化工生産企業——武漢有機實業公司停産。

  機器停止轟鳴,煙囪不再冒煙,工人們開始拆卸設備;廠區内拉起警戒線,消防車、危化救援車嚴陣以待;十餘米高的大型反應罐,被一塊塊切割、吊裝、運走……

  武漢化工企業多布局于20世紀中葉。作為新中國老工業基地的硚口古田地區,一度聚集了99家化工企業。這裡生産了武漢第一塊肥皂、第一桶油漆……

  随着時代變遷,昔日郊區變成繁華鬧市,企業發展受限,環境、安全等問題也讓周邊居民不安。

  2008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三環以内化工企業全部搬遷”的決定。

  7年努力奮鬥,位于主城區的化工企業陸續停産,一部分遷入化工新區,一部分徹底關停,還有一部分外遷至仙桃、潛江、黃岡等地,提檔升級、異地重生。

  武漢有機實業公司搬遷後,武漢三環線内再無化工企業。

  化工企業外遷後,高新園區、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等原地興起。在硚口古田地區,多家新興服務業企業入駐,引入了宜家、凱德等大型商業體,昔日的老化工區正變身生态新城。

  武漢工匠

  巧手築成中國“天眼”

  建于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為世界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像一隻眼球遙望着宇宙深處,被稱為中國“天眼”。

  2015年初,“天眼”的反射面吊裝工程迎來一個世界級難題:40多萬塊反射面闆,要在離地100多米的高空中拼接而成。

  “五一”剛過,武船重型裝備工程有限公司生産管理部起重工周永和接到了任命:擔任這個“超級工程”的生産主管。

  3日,周永和帶領團隊趕到了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境内的FAST項目基地。雖然已從業18年,第一次面對這個世界超大鏡子,周永和也感到無從下手。

  他組織團隊先把40多萬塊小反射面闆組裝成規格不一的4450塊大反射面闆,再把它們一個個起吊數百米,下落安裝,吻合誤差不能超過兩毫米。

  吊裝采用圓規模式。工人們在FAST圓心的饋源艙位置修建了一個環梁,作為圓規的中心支撐點;在這隻巨碗的碗邊架起一圈鋼梁軌道,在軌道上運動的機車成為第二個支撐點;兩個支撐點之間由兩根粗鋼纜連接。

  安裝的時候,反射面闆首先被吊裝到圈梁軌道上,然後機車在圈梁軌道上轉動,把面闆運送到預定位置的纜索吊上,由纜索吊沿鋼纜吊裝到指定位置。

  周永和說:“就是從中間牽一根線,然後沿着這個250米的半徑,畫一個圓。這樣的話,就能夠把4450塊面闆準确送到位。”

  這對安裝團隊的操作精度要求極為苛刻:一旦出現失誤,鋼纜上吊着的面闆會與已安裝完的球面鏡産生劇烈碰撞,導緻前功盡棄。

  山谷裡的風變化無常,這是下垂吊裝的最大幹擾。工匠們無法左右風,隻能找準自己的位置,順勢而為。

  2016年7月3日,伴随着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的成功吊裝,FAST主體工程完工。

  9月25日,FAST啟用。它是世界射電天文科技領域的巅峰之作,能夠以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靈敏度,開展從宇宙起源到星際物質結構的探尋。

  官東将呼吸裝備

  讓給水下幸存者

  2015年6月1日,“東方之星”号客輪在南京駛往重慶途中,突遇龍卷風,21時30分許,在湖北監利翻沉。

  2日上午11時20分,潛水員官東随所在海軍工程大學潛水分隊抵達現場。他申請第一個下水救援。12時55分,官東救出了乘客朱紅美。

  下午2時15分,生命探測儀再次探測出生命迹象。官東再次潛入水下。

  費盡周折,摸索着,進入幸存者所在的艙室,官東看到蜷縮在一角、嘴裡吐着柴油的乘客。

  該乘客叫陳書涵,眼裡滿是絕望。官東和他打招呼、說話,他都沒回應。問了三四句,他才淡然一笑,說了一句“你來了”。

  當務之急,是燃起他生的欲望。官東一刻不停地和陳書涵說話,說了足足20分鐘,他的眼睛終于慢慢有了光彩。

  此時,極度虛弱的陳書涵已無力穿戴設備。官東果斷摘下自己的裝備,套在陳書涵身上,将其送出艙室,交給另兩名潛水員,護送他出水。

  官東墊後,不意遭遇到突如其來的危險:暗流将他卷入深水區,身上的信号繩被船體雜物纏繞。

  生死一線間,官東果斷作出決定:割斷信号繩,抛棄潛水壓載裝具和無氣氣瓶,憋着一口氣疾速遊上水面。

  剛出水的官東滿頭滿臉都是油污。由于上升速度過快,他雙眼通紅,鼻孔流血,雙耳脹痛難忍。

  事後有記者追問:将裝備讓給他人,自己是否存在危險?官東說:“感覺救人是第一位的!”

  海軍工程大學為官東記一等功。次年,官東獲評“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

  東湖隧道為“魚翔頭頂”

  多留出1米空間

  2015年12月28日,曆時3年多施工,武漢東湖隧道正式通車。這是全國最長的湖底隧道,全長約10.6公裡,打破了東湖對武昌區路網的分割,極大拉近了光谷與漢口中心城區的距離,從光谷到梨園隻需13分鐘、到漢口隻需約20分鐘。

  修建湖底隧道的呼聲由來已久,但遲遲未能動工。對于攻克了長江天塹、鑿通了長江隧道的武漢來說,穿越東湖湖底,難點不在距離和技術,而在于如何保護生态、保護東湖這顆明珠。

  2012年10月,東湖隧道動工。挖隧道時,采用圍堰以鋼闆分開湖水,以重型機械掘開湖底。隧道建成後,圍堰撤出,湖水回灌,如僅以混凝土作為蓋闆,水草不能複生,魚蝦不能覓食。怎麼辦?

  市政設計院創造了這樣的設計:為抵抗來自湖水的巨大壓力,在蓋闆之上,設置有1.5米厚的壓重土。為了給水草生長和魚類繁衍提供環境,在壓重土層上方,又加了一層1米厚的種植土層,以重塑水生環境。

  為此,隧道整體深度下沉1米。按照120元/立方米的施工成本計算,項目為此增加投入近兩千萬元,這還不包括土方運輸的費用。

  工程設計師說,隧道完工後,湖水覆蓋,湖底什麼樣沒人知道。然而城市建設,生态保護是底線,因此多增加兩千萬元投入是值得的。

  (長江日報記者吳曈)

  【編輯:張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