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訊員 車玉花
“李濤又在細微之處‘揪’出了隐患!”“獎勵3000元呢!咱也得向他看齊,努力為工廠避免重大風險……”近日,吉林石化染料廠苯酚車間化工三班班長李濤通過精心巡檢,成功避免了一起火災爆炸安全事故,獲廠長第一号嘉獎令,消息傳來,立即在工友中間引發熱烈反響。
時針撥回到8月2日,當天中午氣溫高達三十多度。“管線熱脹冷縮,最容易發生跑冒滴漏。中午特殊時段,還是加密巡檢吧。”李濤有些不放心,匆匆向裝置深區走去。
12時25分,當他巡檢到烴化單元二樓時,隐約聞到有種淡淡的異味。憑經驗,他認為是丙烷的味道。他迅速來到脫丙烷塔凝液收集罐處,精細排查設備、管線、法蘭。轉了一圈兒,未發現異常。
“難道是分水管排凝絲堵放空處來的異味?”現場管線交錯,李濤鑽進設備管線空隙處,貼近地面,但在低空地帶并沒有聞到異味。
他站起來,反複翕動鼻翼,依然有種彌漫的異味。
“丙烷極其易燃,洩漏後與空氣混合易爆炸,遇熱源也有燃燒和爆炸危險性。這大熱天,如果發現不及時,後果不堪設想。”李濤眉宇緊蹙,擴大搜索範圍,再次認真檢查。
“難不成是液位計存在滲漏?想到這兒,”李濤轉變方向,向平台上打量,液位計沒有異常。但當目光移到收集罐雙法蘭液位計的下法蘭時,他發現,在陽光照射下,有一絲絲白霧時有時無地飄過。他立即爬上平台,扒開保溫,确有白霧萦繞。這說明的确存在丙烷内漏。“丙烷洩漏絕不能掉以輕心。”李濤拿起對講機,立即向車間彙報。
工廠、專業科室及車間領導班子、專業技術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立即啟動“一分鐘應急處置”預案,拉起警戒線,搬來滅火器,兩台測爆儀時刻監控,保護現場。李濤和同事逐段扒開保溫層。
“快看,在這呢!”“還是你火眼金睛!太不容易觀察了。”順着李濤所指的方向,斷斷續續的白霧袅袅升起,最終“揪”出了雙法蘭液位計閥門短接焊口處洩漏。
“立即關閉收集罐至液位計的一次閥門,準備搶修!” 施工人員迅速拆除洩漏短接,采取補焊方式進行處置,險情警報解除。
“時值中午,洩漏隐蔽,李濤于細微中發現隐患,将一起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态,這是責任心、認真巡檢和‘一分鐘’應急能力的體現......”在為李濤由衷點贊的同時,同事們紛紛互相加油打氣,要用高度的責任感,精心精細護航裝置平穩運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