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鐵路博物館
有一個火車票展示區
展示着中國鐵路不同時期
各式各樣的火車票
從一個側面記錄了廣鐵集團
乃至中國鐵路的發展與變遷
點擊觀看精彩視頻↓↓
廣州鐵路博物館研究員、收藏家袁廣平收藏了各類車票上萬張,他告訴記者,第一代車票俗稱“硬闆車票”,它使用時間比較長,一直使用到上世紀90年代。
第二代是電腦制票。廣州鐵路局廣深公司從1984年率先試行電腦制票。1996年5月,原鐵道部成立全路客票發售和預訂系統領導小組和工作組(總體組),啟動了全路客票系統的建設,統一應用軟件1.0版本。
到1997年,總體組開發的統一應用軟件2.0版本實現了部分聯網售票,并增加了條形碼。随後不斷升級,在2000年推出4.0版本,實現了全國鐵路售票聯網運行。
第三代是磁卡火車票。2004年,廣鐵牽頭組織科研人員研制出全路第一個自動售檢票系統,并首次采用非接觸式的IC卡車票作為旅客乘車憑證。
2007年4月,中國鐵路實施第六次大提速,在廣深線等路段開行“和諧号”動車組,為方便旅客檢票快速進站,逐步推行磁介質客票。2010年1月30日開通運行,徹底改變了中國鐵路客票的發售方式,計算機軟紙客票信息條形碼改為二維碼,提高了數據采集和信息處理的速度。2012年,全路實現實名制售票。
第四代是無紙化電子客票。2018年11月22日起,廣鐵集團管内海南環島高鐵實行電子客票服務試點,取消了紙質車票,旅客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購票、檢票、乘車。
電子客票是中國鐵路售檢票系統的最新發展和重大變革,科技創新使鐵路火車票逐步發展到“無”。旅客不再需要到車站窗口或自動售票機上購買紙質車票,隻要通過手機輕松購票,便能快速刷臉進出車站,真正實現了無紙化乘車。
火車票從紙質車票到電子車票,從有形車票到無紙化車票,看似隻需一步,但其實涉及到整個鐵路系統的技術提升。
一張小小火車票的過去
承載着許多人的思念與回憶
變化的不止一張小小的火車票
還有旅客乘火車出行的
安全、舒适、快捷的變化
随着科技的不斷進步
鐵路将對旅客提供
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服務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出品
策劃:陳志雄 陳濤
文字:舒娟 陳濤
視頻:倪嘉斌 杜勇勇
配音:舒娟
編輯:袁也 黎書琴
審核:趙燈 趙嶽
監制:陳海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