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轉眼,國劇走過60年。今天的電視,美好之上似乎多了一層焦慮——“電視的時代”要終結了嗎?在這樣的一個時間節點上,想用一種特别的方式來重回曾被億萬人追尋的電視劇文化。緻敬國劇60年将選擇一些重要的國劇樣本,它們或曾引發萬人空巷的關注,或是一段“執拗的低音”;或顯露着某種精英氣質,或反映出無遠弗屆的大衆影響力……無論基于怎樣的特征,它們多少再現着國劇曆史中某一個特殊的截面;而它們的意義,除了“懷舊”,還能讓我們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段裡尋回對國劇的信任和期許。第五篇,想聊聊這部國産情景喜劇的高峰之作《武林外傳》。
文 | 何天平
《武林外傳》告訴人們,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如果一不開心,就寄希望于“如果當初”,那你永遠都不會開心。
所謂人生的智慧,大約就是如此吧。
十年一覺“同福”夢
2006年,互聯網在中國已經進入了“百花齊放”的社交網絡時代。一部契合新興網絡話語風格、笑料穿越古今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悄然出現在人們視野,登陸央視八套播出。央視播出的電視劇大多對準大齡受衆需求,“家長裡短”的家庭劇和情感劇向來是它的主陣地。因而,剛剛播出的《武林外傳》,平平的收視一度令市場幾乎想要放棄它:年輕人尚未注意到它的存在,歲數稍長的恐怕也正對這一喜劇“怪胎”大跌眼鏡。在經曆一段艱難的播出後,《武林外傳》才算找到自己的“粉絲”——那些初入職場亟待解壓的社會新鮮人,總算有了茶餘飯後的新談資。有關“同福客棧”的談論一下子火熱起來,這直接使尚敬和甯财神突然間“電話響個不停”,而有關《武林外傳》的風潮,也逐步從一小撮年輕人波及到合家歡式的觀看。
2016年,距《武林外傳》的播出,正好十年。十年來,《武林外傳》從起初的默默無聞到觸發至少兩代人的共同熒屏記憶,從首播到滾動重播,從單頻道播出到多頻道“霸屏”,它幾乎是每個夏天伴随人們啃西瓜、吹空調的“避暑利器”,成為與《新白娘子傳奇》《還珠格格》相并肩的流行符号。凝結在每個暑期檔中的,有七俠鎮的小打小鬧,也有同福客棧的雞毛蒜皮,盡管它們似乎難成“大氣候”,可這樣的瑣碎似乎就構成了生活本來的面貌。
一晃十年過去,《武林外傳》早已追随時代做出了不尴不尬的大電影,原班人馬也出沒于喜劇節目重現當年的“同福盛況”,這些都在試圖喚起人們的懷舊情緒。佟掌櫃開始出演都市偶像劇;白展堂也成了流行真人秀的扛把子;郭芙蓉在經曆生活的種種後安靜地為人妻、為人母;莫小貝一眨眼就出落成了表演科班生,登上微博頭條……他們似乎都有了很遠很遠的發展,即便眼下的種種“消費”都令《武林外傳》不再如當年那般純粹,但就像片頭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題曲唱得那樣:“嘿!兄弟,我說好久不見,你在哪裡?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歲月不動聲色的力量,見證着這部“年輕”的電視劇步入“中年”,并召喚着一同成長起的人們時不時緬懷下這部别樣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此後的國産情景喜劇似乎始終難以逾越這座高峰——即便是同為甯财神編劇的《龍門镖局》,如《武林外傳》式的影響力也不複存在。
“隻有《武林外傳》能讓我看那麼多遍”
《武林外傳》播出的第十年,飾演郭芙蓉的姚晨發了一條微博:“十年一覺武林夢”,借此來緬懷他們曾走過的有關《武林外傳》的“黃金時代”。十年前,郭芙蓉初入江湖,一心想成為受到萬人敬仰的郭女俠,卻不料這位智商不在線、武功又沒法湊的仗義少女,不但一“失足”成為七俠鎮“惡霸”,還欠下同福客棧老闆娘的一屁股巨債,隻好留在此地打雜二十年贖身。電視劇裡,老闆娘佟湘玉以她獨有的風情姿态俏坐在那張據說價值千金的水曲柳條案前,挑釁地沖郭芙蓉說道:“二十年快得很,彈指一揮間”,漢中口音的喜感畢現。郭芙蓉轉身想逃跑,于是乎白展堂一記葵花點穴手就把她定在了同福客棧裡。
——這一“定”,就是十年。
《武林外傳》裡那頗具意味的windows98啟動界面,映照着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2006年前後,不僅是中國電視娛樂的一個轉折點,也成為流行文化的一個新風口。“傳統”不再是人們固有的印象标簽,一陣陣解構“傳統”的風潮在2005年《超級女聲》萬人空巷式的觀看後不斷吹來。《武林外傳》就是這樣一部“小”作品,它沒有太過恢弘的世界觀,以完全架空的虛構曆史形塑了一個七俠鎮和一個同福客棧的小社會:七俠鎮上人人嚷嚷着要去“闖江湖”,卻遲遲不動身仍在這裡歲月靜好着;同福客棧裡個個都是頂尖高手,卻被柴米油鹽的生活弄得焦頭爛額。它講得都是小人物的小故事,一集、一事、一道理的設定讓緊緊圍繞同福客棧的這群“市井大俠”們在迎來送往之間完成了一次對“武俠”的重新定義。在《神雕俠侶》這部經典武俠之作裡,郭靖對楊過說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八個字,于是金庸筆下的“俠義”便有了更開闊的視野和更硬朗的血性;可《武林外傳》裡卻叙述了另一種“江湖”的面貌:抗拒一切宏大,在種種小确幸之中來完成了更多人所能觸及的生活“俠義”。
“武俠”之于同福客棧的意義是特别的。在這裡,沒有“大俠”,隻有“小俠”:他們都精通一項絕學,卻沒有太多生活的本領;他們都試圖行俠仗義,卻連生計都成問題;他們都想要行走江湖,卻在走出客棧的那一刻完全找不着北——他們都曾四海為家,可如今厭倦漂泊,把同福客棧視作溫暖的港灣。生活困住了他們,這比江湖的艱險更令人感到迷惑。劇中,郭芙蓉的妹妹郭薔薇好奇地問佟湘玉:“這不是我想象中江湖的樣子啊!”佟湘玉打量她一眼回道,“那你說江湖什麼樣呢?”
這就是江湖吧,并非招招緻命,卻也要步步為營。對大多數人而言,要去積極“戰鬥”的,還不是生活的瑣碎嘛!七俠鎮也好,同福客棧也罷,就像一個烏托邦式的天空之城,纾解着人們正經曆的生活困頓,也撫慰着人們經常無解的現實迷思。
看到豆瓣上有網友評論“隻有《武林外傳》能讓我看那麼多遍”,或是看到微博上時不時瘋狂轉發的諸如“《武林外傳》教會我們的那些道理”,都不免令人對這部淺白直觀的喜劇有那麼些困惑——它真得有那麼強的“魔力”嗎?
幾段經典台詞便能說明很多事:
“感覺畢竟是一瞬間的事,感情畢竟是一輩子的事”
“如果真得喜歡一個人,而她又不是名花有主,你不一定非要放棄的。”
“難聽的真話和好聽的假話,你會選哪個呀?”
“什麼是快樂呢?沒有心事,不愁吃穿,永遠不用考慮明天去哪兒。”
“成熟的标志就是,先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用盡全力去争取,最後珍惜它。”
這個時代是需要心靈雞湯的,隻不過我們目之所及的寬慰都顯得過于乏力,反倒是這些最通俗的大道理,有着置于哪個時代都不變的堅挺。這些話語或許沒有更多深意,卻有着對現世生活強烈的照拂,“人間三情”的道理寓于最簡單的表達中,經得起推敲、耐得起琢磨,曆久彌新便是它的可貴之處。或許在當初看來,這部劇僅僅是解壓色彩濃重;若幹年後再來回首,佟湘玉的每次說教都顯得那麼清新可人——在這個将“反主流”視為圭臬、亞文化占領世界的年代裡,一本正經地講道理竟能被多數人欣然接受,《武林外傳》算是一個美好的例外。
或許,潛藏在《武林外傳》裡的是極強的現實主義基因。“借古喻今”的強烈意味使其不斷匹配着人們對當前社會的想象。例如,劇中“上頭有人”的範大娘,“買官進京”的包大仁,風姿綽約的青樓老闆賽貂蟬……在他們與主角們的互動裡,剖開的便是最具社會性的現實議題。在傳奇式創作的表象下,它試圖告訴我們——就像活在同福客棧裡的這群人一樣,人人都是生活裡最可期的“俠客”。
國産情景喜劇的“又一春”
直到今天看來,《武林外傳》還是有着它并不落伍的喜劇成色。如佟湘玉一口純正的漢中方言,呂秀才那句“子曾經曰過”,李大嘴那把正面寫有“旺德福”(wonderful)反面寫着“泰瑞寶”(terrible)的菜刀,以及燕小六掏出劍時大喊的一聲“照顧好我七舅姥爺”……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無厘頭的表達,都為這部非主流情景喜劇奠定了基礎。劇中每個鮮活飽滿的人物,就像在人們身邊那樣,說着不太正經的話,做着不太正經的事,他們是我們隔着熒屏的“老朋友”。
傳統的國産電視劇,即便是喜劇(包括情景喜劇),因其講述着一種具有獨特性的生活,塑造着一群具有獨特性的人物,反映着一些具有獨特性的理想生活,總難免有那麼點“束之高閣”的意味,移情性有限。下裡巴人的《武林外傳》則像是走下了藝術的神壇,用最流行化的包裝重新覓得社會現實的注腳,也為國産情景喜劇迎來一次新發展——上一次的發展其實仍停留在90年代的電視劇《我愛我家》。就像美劇《六人行》之于美國電視迷的意義那樣,《武林外傳》十年的生命力亦足以證明它之于中國電視劇史的價值。
導演尚敬曾談道,“情景喜劇在中國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不可避免地構成了眼前的困境,那就是喜劇變得模式化、僵硬化——不那麼好玩了。”可以說,2006年前後的國産情景喜劇市場十分低迷,生産周期快,流行劇種的批量化趨勢顯著,這直接緻使尚屬小衆的情景喜劇生存空間很是有限。當時正炙手可熱的網絡作家甯财神也對此感到遺憾,于是便試圖與尚敬聯手打造一部“打破既有程式”的新情景喜劇,由此才催生出《武林外傳》的創作。
雖然不明朗的市場前景使其并不具備先天的優勢基因,但因為它是“小衆”的,市場反而對這類情景喜劇更具包容性。在劇作階段,甯财神大膽地“加入了一些五光十色的元素”。例如,我們現在說的“網感”一詞,這為本劇烙印上了十分強烈的年輕氣質:俯下身子接近大衆生活,并對現實中的刺痛仗義執言。因而,《武林外傳》中便多了那麼些思維跳宕的、自嘲戲谑的“形式”,看似邏輯鍊條頻頻斷裂,其實有着契合互聯網傳播的獨特調性。劇中段子和金句叠出,恰恰印證着該劇區别于傳統情景喜劇的時代性變化——好笑的東西怎麼來?生活就是笑料呀。于是,《武林外傳》以“武俠”入題映射現實生活的内容與形式,以過去從未出現的樣式重新解構了情景喜劇之于大衆的審美狀态。
當然,選擇武俠題材還與編劇自身癡迷于金庸小說有關,加之受到部分香港電影的影響,才得以重組流行視野下的“武俠文化”。例如佟湘玉的原型,便是《新龍門客棧》中的金湘玉;李大嘴的名字也在《絕代雙驕》中出現過。看起來随性的一筆筆,其實也是在延續傳統基礎上的一次“庶民的勝利”。
《武林外傳》主題曲裡有一句:“來吧,熱一壺好久。說吧,這些年來的辛苦”。在嬉笑怒罵背後,本劇顯現出的是生活本來的底色——浪子回頭也好,行走江湖也罷,《武林外傳》的意義或許不隻是博人一笑,“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片尾的一句感喟恰好是這樣一種回應:就算生活千難萬阻,我們也該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它,這大概就是《武林外傳》被人眷戀的從容和溫暖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