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鏡拿着話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出于私心,今天我想給大家安利一部有些冷門的電影《我在雨中等你》。
這文藝的片名,乍一看還以為是在講述情侶間的苦情虐戀。
沒想到,它從一隻寵物狗的視角,見證了一個賽車手家庭十幾年的喜怒哀樂,道出了一條狗關于生與死的思考。
我們的主人公是一條名叫恩佐的金毛犬,和法拉利創始人同名。
它的主人是一位名叫丹尼的賽車手,某次比賽結束後途徑農場,一眼就相中了和兄弟姐妹擠成一團的恩佐。
從此無論是在賽場還是家中,丹尼和恩佐都形影不離。
在恩佐的助攻下,丹尼和女主角伊芙相遇。
兩人的感情進展迅速,很快就結了婚,伊芙也有了身孕。
但嶽父嶽母對丹尼頗為不滿,他總是在世界各地參加比賽,沒有盡到作為丈夫的責任。
好在伊芙總是默默支持着丹尼的事業,恩佐也代替丹尼默默守護着伊芙。
在家人的鼓勵下,丹尼一路披荊斬棘,在賽車屆闖出了名氣。
卻也因為專注于比賽,疏于照顧待産的妻子,丹尼甚至錯過了女兒佐伊的降生。
這一切都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伏筆。
女兒在恩佐的陪伴下健康成長,丹尼的事業也蒸蒸日上,伊芙卻在這個時候被查出腦部腫瘤晚期。
手術後她回到父母家裡靜養,卻還是沒撐住病魔的折磨,最終在丹尼的身邊停止了呼吸。
嶽父早就不滿丹尼忽視家庭的做法,女兒去世後,他以外孫女需要安定的成長環境為由,和丹尼争奪佐伊的監護權。
甚至不惜起訴丹尼,想方設法鑽法律空子,企圖徹底剝奪丹尼的撫養權。
起訴期間,一方面法庭限制了丹尼的人身自由,讓他無法出國參加車賽;
另一方面,長期的官司耗盡了他的精力和财力,一旦敗訴他将付出慘痛的代價。
屋漏偏逢連夜雨,恩佐在某次夜跑中出了車禍,雖然僥幸生還,但壽命被嚴重縮短。
面對各方的壓力,丹尼幾乎就要放棄了。
這時恩佐挺身而出,撕碎了放棄撫養權的協議書,用它的态度喚醒了丹尼
最終嶽父敗訴,丹尼奪回了女兒的撫養權,恩佐也在完成了使命後壽終正寝。
和前段時間上映的《一條狗的使命2》和《小Q》相比,《我在雨中等你》其實是一部“非主流”動物電影。
它摒棄了傳統商業類型片的創作手法,大大減少了人為制造的矛盾和煽情。
從劇情介紹裡就能看出來,這部電影囊括了賽車、寵物、家庭等諸多元素。
如果從一般的類型片的角度來推測,賽車電影中會有賽車手刺激的生活、在生死關頭的抉擇、以及歲月積澱後對人生的思考等。
最關鍵的是,一定會有車禍和意外;
寵物電影則難免會有寵物與主人之間的感人故事,有生活中的諸多磨難。
主人必須在寵物和家人之間做出選擇,最後多半會用生離死别給影片畫上句号;
家庭電影就更免不了家庭成員間的矛盾沖突,用一系列戲劇化的故事串聯起人物關系。
一個個都活得像段子合集,看過家庭情景劇的都懂。
如果将這些元素簡單粗暴地塞進一部電影,勢必得用大量人為制造的意外和煽情,咔咔咔往裡怼來提升節奏。
這樣做大概率會讓電影失去重心,陷入“啥都想講但都沒展開講明白”的窘境。
但大家從剛剛的劇情介紹裡看到了這些狗血的橋段嗎?沒有!
這部電影不僅容納了賽車、寵物、家庭等諸多元素,還拒絕了“人類自嗨式”的煽情,試圖通過平淡的情節感動觀衆。
男主的人設堪稱完美:
在賽場上他是天賦異禀的後起之秀,在家庭裡他是溫和的丈夫、慈祥的父親、包容的女婿,全片中幾乎沒有産生強烈的情緒波動。
家庭上丹尼有妻子的全力支持,女兒乖巧懂事從不添麻煩。
嶽父雖然一直不待見丹尼,但這也是人之常情,換做是你,你會願意把女兒交給一個生活在死亡線上的賽車手嗎?
事業上丹尼有朋友全程助攻:無論是找工作還是照顧家人,裡裡外外各種幫忙;
就連恩佐都乖到不像一隻狗:它沒咬壞過東西、沒攻擊過人,不在泥坑裡打滾也沒随地大小便,連發情都沒發過;
甚至連運氣也站在丹尼這邊:他在十幾年的賽車生涯中事故率為零。
這是什麼概念?就連史上最強的F1車手埃爾頓·塞納,最後都死于車禍。
現實中會有這麼美好的人生嗎?
顯然不會,是導演刻意回避了生活中瑣碎的苦難和挫折。
因為原作者在現實中也曾是一名賽車手,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葬送了他的賽車生涯。
他對賽車的熱愛卻沒有因此消減,而是把自己關于人生的思考,通過創作傳達給更多的人。
其核心就是恩佐說的“真正的賽車手隻會關注怎麼去赢,而不是擔心會不會輸”。
所以我會說這部電影,并不是傳統意義的動物電影,而是一部成人童話。
聽我這麼一說,好像恩佐在片中也沒起啥大作用,幹脆把恩佐删掉,隻拍賽車手的生活,行不行?
不行。
家庭的溫馨需要恩佐維系,關鍵的轉折也得靠恩佐幫忙,存在感低,是因為它隻是一隻狗。
狗不就是這樣嗎?
它們沉默寡言,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安慰,在你不需要的時候默默守候。
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觀察着我們的生活,卻因為狗的軀殼所限,無法成為參與者。
阿拉斯加和哈士奇除外,它們的存在感強到傾家蕩産。
關鍵是影片需要通過恩佐之口,道出作為賽車手的人生态度。
給金毛犬恩佐配音的是演員凱文·科斯特。
在美劇《黃石》第二季中飾演一位佝偻的老牛仔,飽經風霜的嗓音特别适合說些人生哲理。
恩佐就如它自己所說的“我比較特别,就像一隻狗的身體裡住着人的靈魂”。
在我看來,它不隻是一個人,還是一位偉大的哲人。
相信大家都很讨厭說教:
一個大活人站在你面前,嘴裡時不時蹦出些網上抄的至理名言,喋喋不休地訴說着生而為人的道理,想想就可怕。
但它是狗的話就不一樣了,試問誰能抵擋大金毛無辜的眼神呢?
恩佐會懊惱自己是條狗,當主人病重時說不出一句話來安慰;也會慶幸自己是條狗,能夠聽到所有人的真心話;
他會痛恨自己是條狗,它早早察覺了女主人的病情,卻無法發出預警,它目睹了人性的醜惡,卻無法把看到的真相作為呈堂證供。
說了這麼多,片名叫《我在雨中等你》,雨下在哪兒?
雨下在恩佐和丹尼共同經曆的第一次比賽:
“賽車時,你的眼睛往哪裡看,車子就往哪裡去。車子打滑時,賽車手若一直盯着牆看,就會撞上那道墻。”
這句雨中的話,道出了積極的人生觀;
雨下在恩佐意外被困在屋裡的那三天:
“一個賽車手不能因為車道上的意外就對另一位車手發脾氣。你隻能氣自己在不當的時間出現在不當的地方。”
即使自己險些因為主人的疏忽丢了狗命,它都不會埋怨任何人。
雨下在恩佐出車禍的那一晚:
“輸了比賽并不可恥,隻有因為怕輸而不比賽才丢臉。”
這是它對猶豫不決的主人,最後的鼓勵。
雨下在大金毛恩佐沉默等候丹尼、守護家庭的一生:
“某部紀錄片裡提到過,蒙古人相信狗在度完狗生後,會轉世為人。”
于是導演在故事結尾,安排了靈魂轉世的恩佐與丹尼重逢的情節。
很多人覺得這是本片的一大敗筆,讓整部電影落入俗套。但我相信養過寵物的人,都能了解導演的用心。
恩佐去世八年後,丹尼已經是一名遠近聞名的賽車手,一個金發小男孩進入内場,請他簽名。
當時他随口問了一句:你叫什麼名字?
小男孩回答道:我叫恩佐。
我當場頭皮發麻,淚腺崩壞,積澱了接近兩小時的情感瞬間爆發。
雖然我知道,他之所以叫恩佐,也許是源自他父親對賽車的熱愛,畢竟恩佐是法拉利創始人的名字。
但我更願意相信靈魂轉世,相信命運會讓丹尼與恩佐重逢。
最後再說兩句題外話。
關注我微博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在上海出差的時候撿到了一隻流浪貓。
礙于路途遙遠,加上家裡已經有了小寶小貝,沒辦法帶回去養,隻好發博求助。
沒想到當天淩晨就有一個小姐姐聯系我,要領養那隻貓咪。
在這裡再次感謝那位小姐姐,也希望小貓能茁壯成長。
願每一個善良的人,每一隻小動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拜了個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