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起源于蒼狼與白鹿的傳說這是不争的事實,但有争議的是,在明代,有人把孛兒帖赤那和豁埃馬闌勒這對夫妻直接翻譯成了蒼狼與白鹿,這就值得論論了。
孛兒帖赤那,得名于他有個狼媽媽。這裡的狼媽媽就是字面意思,是一匹真正的母狼,據說孛兒帖赤那從小就是被這頭母狼養大的,傳說是蒙兀室韋部落的一名酋長的兒子與媳婦帶着剛出生不久的孛兒帖赤那外出打獵,結果夫婦倆被獵物咬死了,從此孛兒帖赤那便失去了父母,獨自在野外的他,用哭泣聲引來了一匹母狼,母狼不但沒有把幼年的孛兒帖赤那變成它的食物,反而将它的乳汁喂養他,一直到孛兒帖赤那長大。
過了好多年,一直沒放棄尋找兒子一家人的酋長終于找到了孛兒帖赤那,并感謝母狼這些年對自己孫子的照顧,吩咐族人,不能在母狼活動範圍内狩獵。
因此,酋長為孫子命名為孛兒帖赤那,孛兒帖蒙古語為蒼白色,赤那的蒙古語為狼,合起來就是蒼狼的意思。
豁埃馬闌勒,白鹿的化身,說起白鹿,很多書上都有個大概意思,起源于蒙兀室韋部落,這個部落在哪呢?在我們的東方,作為漢人,看到這就開心了,這就證明了蒙古起源也是從咱們這出去的,是我們的家人。
蒙兀室韋在曆史上是鮮卑的一支,居住在興安嶺以西,室韋,始見于《魏書》,作失韋。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南者為契丹,在北者号為室韋”(《北史》卷94《室韋傳》)。
豁埃蒙古語為白色,馬闌勒蒙古語為馴鹿,合起來就是白鹿的意思。
夫妻倆渡過了騰汲思來到了處于斡難河源頭的不兒罕山。
這裡出現了三個地名,騰汲思、斡難河和不兒罕山。
不兒罕山咱們前一篇說過,斡難河有一種說法是今天我國黑龍江的源頭之一,騰汲思各家說法都不同,我理解的是,騰汲思的意思就是湖泊,應該是一個很大的湖,有個說法騰汲思就是呼倫湖,這個說法我相信我們都很喜歡。呼倫湖在哪?作為我國第五大湖,在内蒙古呼倫貝爾西部,對吧,這就說明了蒙古的起源在東方,在我們國家内,是我們的親兄弟,這應該是我們要堅持的說法。至于那些說蒙古起源于國外的,我們就不予置否了。
蒼狼白鹿夫婦号召計劃生育政策,就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巴塔赤罕,我更願意叫他巴塔赤,罕其實是一種社會地位,部落首領的意思。
巴塔赤随後又繁衍了幾代人,這就不一一細說了,詳細說也不行,大部分書中這裡就是寫流水賬,誰生了誰,誰又生了誰,僅僅一小段罷了。
直到我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都娃鎖豁兒和朵奔蔑兒幹,才開始了第二個故事。
蒼狼與白鹿,我更認為它們是一種象征。蒼狼象征這狩獵生活,白鹿象征這遊牧生活,蒼狼與白鹿,就是狩獵生活與遊牧生活的組合,被上天眷顧的蒼狼與白鹿,實際上就是一對獵人夫婦。
狩獵與遊牧,這就成為日後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當然,到了元朝,還多出了一個農耕呢!
蒼狼與白鹿的美麗傳說,從我們能得到的表面信息上,其實并不美麗,甚至有些凄涼。在元朝曆史當中,他們是被屠族後逃出來的亡命鴛鴦。但他們自強不息,又繁衍出一個強大的家族,還是一個統治世界的強大家族,是人類曆史上最輝煌的黃金家族。
這就很值得我們深思了,在逆境中生存,在逆境中成長,在逆境中強大,在逆境中團結,這不都是我們最缺乏,也是最需要學習的品質嗎?
今天是2021年的七夕節,在我們全民抗擊疫情的環境下,我不想寫關于七夕的愛情故事,寫寫蒙古人蒼狼與白鹿的美麗傳說,在我們普遍遇到的減薪,失業的逆境中,讓我們學會如何在逆境中強大自己,難道這不好嗎?
蒼狼與白鹿還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争議,如地緣上的,政治上的,這些我們就不一一細論了,我們隻需知道,曆史上他們是蒙古人的起源,是黃金家族的起源,是我們的親兄弟,堅持這個觀點,我想就不枉我們去閱讀關于蒙古的曆史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