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家住赤水市寶源鄉一碗水社區的楊文芳又開始為患病多年的丈夫做護理,打水擦拭身體,盡管已年近古稀之年,楊文芳搓揉穴位動作娴熟,有條不紊。
“熟能生巧,醫生說經常按摩哪些穴位好,我就按着醫生的指導摸索,也積累了些護理知識。”楊文芳說着,又打來熱水為丈夫洗臉、擦洗身體。
“這些年來苦了她了!”一旁的丈夫胡志榮滿懷愧疚。
2012年,婆婆因腦内出血,下半身癱瘓,為防止婆婆滋生褥瘡,每天都要給婆婆翻身、按摩;換洗床單、衣物,熱水擦洗身體。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楊文芳卻是久病床前的孝媳,生病後的婆婆,脾氣也因病痛和行動不便變得十分暴躁,常跟她耍性子,楊文芳又花時間陪老人拉家常、看電視,遇到天氣好的時候,就帶着婆婆到外面去走走,曬曬太陽,有了她的悉心護理,婆婆身體也有了好轉。
這時,丈夫又倒下了,多年的痛風讓丈夫四肢腫大變形,無法用力,隻能做一些簡單的勞動。婆婆翻身或者丈夫起夜就要起身照顧,兩個房間來回跑,整夜難睡個安穩覺。
“這些年對她婆婆媽和丈夫的關心護理,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她(楊文芳)不容易呀。”鄰居王宗祿說。
“隻要有家在,幸福就在,日子再苦,咬咬牙就挺過去了。”楊文芳說。
雖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楊文芳所堅守的,就像小巷裡的更聲,平淡而悠深,訴說的是綿綿延延的親情曆經歲月錘煉後的厚樸和甘醇,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美诠釋了女性賢良淑德的品質。
在周圍相鄰看來,楊文芳是好兒媳、好妻子,更是鄉裡鄉親尊老、敬老、愛老、愛親的好榜樣。楊文芳也曾先後獲得赤水市“百佳星級文明戶”,遵義市“孝老愛親模範”等榮譽。(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