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各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國産電影中,有不少是少數民族題材的,這不稀奇,奇怪的是片中有些角色明明是漢族人,在片中卻以少數民族裝扮出現,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們來看看這是什麼原因。主要分三種情形——
一、戰争等因素造成了分離,被少數民族家庭收養
這種情況最多,典型電影就是《達吉和她的父親》,影片中漢族石匠任秉清之女妞妞,5歲時被奴隸主搶進大涼山,後被奴隸馬赫舍命救出并撫養成人,改名叫達吉,這是典型彜族姑娘的名字。解放後,已是工程隊技師的任秉清随隊來到地處大涼山的尼古拉達人民公社支援水庫建設。他發現公社社長,馬赫的女兒、青年突擊隊隊長達吉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兩個家庭陷入了情感的糾葛并最終獲得圓滿解決。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達吉始終以彜族姑娘的裝扮出現,其實她是漢族人。
扮演達吉的當時年僅18歲的長影演員陳學潔,這也是她的成名作。
無獨有偶,1978年,峨眉電影制片廠拍攝了《冰山雪蓮》,裡面也有類似的情節,紅軍團長嶽天宇率領部隊離開藏區時,将剛出生的女兒托付給苦石匠熱布夫婦,後取名金珠,熱布的兒子則跟随嶽團長參加了紅軍。金珠在熱布一家的關愛下成長,熱布為保護金珠被活佛殺害。1951年,已是解放軍營長的紮西随築路解放軍開進西藏,金珠不顧冒犯天規,破冰取魚為紮西治眼盲症,從而與活佛等敵對勢力發生沖突,金珠也身負重任,緊急時刻,已是司令員和衛生部長的嶽天宇夫婦再次來到這裡,他們及時救活了金珠,一家人終于團聚了。影片中金珠的扮演者是趙靜,當時她剛走上銀幕沒多久,在處女作《新風歌》中演的是個農村新媳婦,但是影片沒上映,這次算是與觀衆正式見面了。
二、文藝演出,屬舞台形象
這類是指片中出現的少數民族裝束,隻是舞台文藝演出需要,片中出現的場景很少且時間短。
1964年出品的《英雄兒女》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争期間,文工團員王芳一家悲歡離合的故事,她是志願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的女兒,因戰争與親生父親失散,後被王文清的戰友王複标收養。戰争結束後,一家人終于團圓。王芳在戰地演出時,有一場身穿朝鮮族長裙擊打腰鼓的鏡頭,畫面很美,我們來看看——
出身于原南京軍區歌舞團的韓月喬在電影《白桦林中的哨所》中飾演舞蹈演員白如桦,片中多次出現了舞蹈場景,其中就有反映漢藏軍民魚水情深的《洗衣歌》,而且這一段舞蹈還比較長,突出表現了韓月喬的舞蹈才能。
三、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随鄉入俗偶爾秀一回
中國各民族都是融合在一起,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有大量漢族人,他們在多年的生活中,與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所以偶爾也會穿起當地民族服裝過一下瘾。
在電影《叛國者》中,導遊田甜生活在西雙版納地區,雖然她是漢族姑娘,但在片中她也穿了一回傣族服裝,還确實像那麼回事。
1981年上映了一部充滿民族風情的電影《奇異的婚配》,引起了觀衆的興趣,當時在宣傳畫頁上,女主角雪蓮都是身穿彜族的裝扮,像這樣的——
其實她是漢族姑娘,而男主角鐵博是真正的彜家兒郎。王蓮是在婚禮上被寨主派人搶走許配給鐵博的,他們又辦了一場彜家婚禮,所以會出現她身穿少數民族服裝的鏡頭。不知具體劇情的讀者,還以為她是彜家姑娘呢,她這種就是根據當地民情而臨時穿一下的。
你想到的還有哪部老電影中有文中講述的漢家姑娘穿少數民族服裝的情形?歡迎補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