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養一隻珍珠熊,珍珠熊好可愛的!”
“不行。珍珠熊不就是倉鼠嗎,跟老鼠有什麼區别。”
“媽媽,我想要養一隻金毛,金毛可聰明了。”
“不行。咱家住樓房可養不了那麼大的狗,再說狗狗身上有細菌和跳蚤,養在家裡不衛生。”
“媽媽,我想養一隻貓,貓可以抓老鼠哦。”
“不行。萬一貓把人撓了怎麼辦?那還得去打破傷風針。再說咱家也沒有老鼠讓貓抓呀。”
……
當真是,孩子有一萬個想要養寵物的理由,家長有一萬個拒絕養寵物的理由。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要将一隻烏鴉做寵物,你又該如何回答呢?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隻名叫“瑪莎”的烏鴉。 故事梗要:
冬日裡的一天,五歲的男孩伊利亞和媽媽拉雅在公園裡撿到一隻翅膀受了傷的烏鴉,并把它帶回家中。媽媽給烏鴉清洗傷口、塗上藥膏并纏上繃帶,然後在柳條籃子中放上柔軟舒服的墊子給這隻烏鴉做了個窩。
第二天,父母帶着小男孩兒和這隻烏鴉去看獸醫。獸醫說這隻烏鴉不可能再飛起來了,不如讓它安樂死吧。小男孩堅決不同意,趕緊把烏鴉保護起來。
後來這隻烏鴉就住到了小男孩家裡,并有了一個名字“瑪莎”。小男孩每天幫助媽媽細心地照料瑪莎,慢慢地瑪莎的翅膀開始愈合了。
瑪莎漸漸地融入了這個家庭,甚至把爸爸的頭頂變成自己的據點。有一天,一家人驚喜地發現“瑪莎會飛了”,都開心極了。
瑪莎成為了“家人”,和小男孩兒一家人快活地生活在一起。
但是在一個午後,瑪莎發現自己已經具備重新飛向天空的能力,它還是離開了這個家,回歸了更廣闊的大自然。
夏天過去了,小男孩兒一家人從度假屋回到了莫斯科。
某天的清晨,小男孩發現在自家窗外的樹枝上多了一個烏鴉的窩,裡面還有烏鴉小寶寶。小男孩堅信那是瑪莎回來了,他們還是一家人。
作者傑納迪·斯賓瑞記錄的是發生在自己家中的真實故事,小男孩兒就是他的兒子伊利亞。作為在國際上獲得過很多插畫類大獎的畫家,《瑪莎》這個繪本延續了畫家寫實又細膩的畫風,翻讀每一頁都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而更為重要的是,繪本所呈現的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是那麼的純真和美好,給予我們很多啟迪。 啟迪一:珍視孩子的童心和愛心。
一隻翅膀受了傷的烏鴉在孩子的眼裡就是一個需要照顧和保護的弱小生命,孩子不會用金錢或者其他物質的東西去衡量一個生命的價值,這份童心和愛心多麼可貴!
在這個時候,如果大人用自己世俗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事情,反對或阻止孩子,隻會讓孩子的世界變得灰暗。比如,成人可能認為烏鴉到處都有,又不是什麼值錢的寵物,再或者烏鴉是一種不祥的動物。如果我們試圖用這些成人的眼光去替代孩子的視角,孩子所能感受和學習到的就是冷漠、拒絕和無視。這真的是家長們想要的嗎?
啟迪二:鼓勵孩子不抛棄、不放棄的精神。
當獸醫給烏鴉“判了死刑”的時候,小男孩并沒有輕易地放棄這個“微不足道”的生命,而是堅持把它帶回家繼續治療,并堅信它一定能夠重新飛起來。而事實最後也證明:小男孩兒是對的。隻有不抛棄、不放棄才有可能獲得希望甚至奇迹!
每一個生命的火花都不應該被随意熄滅,每一條正确的路都不應該因他人的否定而輕易放棄。鼓勵孩子不抛棄、不放棄的精神,在如今周邊環境普遍比較浮躁的情況下則更為重要。
啟迪三:孩子可以從動物身上學習生命和大自然的法則。
瑪莎隻是一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烏鴉,她沒有美麗的外表,更沒有聰明的頭腦,可是作為一個生命,它有強烈的求生欲望,它也一直在探索着自己的世界。從剛開始的恐懼和不敢叫,到開始吃東西、吃藥,到自己啄繃帶、洗澡,到小心地研究爸爸的手,到大膽地爬上爸爸的手臂、肩上和頭頂,再到在家裡飛來飛去,最後終于飛回大自然,這俨然是一部烏鴉的“療愈奮鬥史”。
小男孩兒在對瑪莎的觀察、照顧和相處中,對生命和大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不僅學會了如何與動物相處,懂得了要去愛和珍惜身邊的弱小生命,更學習到了動物都有求生的本能,萬物都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最後瑪莎的離去和另一種形式的“歸來”更是全書的點睛之筆,懂得“放手”和“失去”恰恰是更大的“獲得”。
從繪本延伸到養寵物這件事兒。 1、養不養寵物,養什麼動物,家長可以合理引導。
其實看完這個繪本,我想很多家長已經明白:養動物其實對孩子的教育是有其正面意義的。但是,有些現實的條件會局限我們的決定,比如房子不夠大,沒有錢,家中有嬰兒,對動物過敏等等。那要怎麼辦呢?
先來講兩個我所經曆過的事情。
第一件事:
小時候,我家鄰居一隻母狗不知什麼原因死了,留下5隻嗷嗷待哺的小狗。我和哥哥就跟鄰居要了這5隻小狗帶回家,我們倆稀罕的不得了,卻愁壞了我們的爸媽。要知道養大5隻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我爸就來找我們商量:“爸爸廠裡有幾個同事都想要養狗,我們可不可以送他們四隻啊?”哥哥比我大五歲,懂事得多,一下子就同意了。可我不幹,一隻都舍不得送。
爸爸就跟我說:“爸爸知道你舍不得,但是5隻小狗都放在我們家裡,很難照顧得過來。我們送四隻出去,它們都可以找到能更好照顧自己的主人不是更好嗎?而且這5隻小狗你可以優先選擇,你喜歡哪一隻咱們就留哪一隻好不好?”我就選啊選,最後留下了一隻渾身有着黑亮的毛,隻在眉頭有兩個小黃點兒的小狗,并給它取名“黑兒”。因為我覺得這隻小狗最像我,我小時候皮膚就黑黑的,我爸經常逗我是個“黑人”,所以我也要選一隻小黑狗。
現在想起來,我爸當時的“手段”真是高明!
第二件事:
我家大寶看到幾個朋友家都養了狗,就經常纏着我也要養狗。可是因為當時我已經在備孕,考慮到狗狗有寄生蟲等風險,我覺得這時候并不是養狗的好時機。
于是我就跟大寶商量:“你不是想要個弟弟或者妹妹嗎,你知道小嬰兒其實是很怕貓啊狗啊這些寵物的,因為它們可能會傳染給嬰兒疾病,而且有時候他們還會抓傷或咬傷小嬰兒。我們可不可以等弟弟妹妹出生并長大一點再養狗呢?”
“那要等弟弟妹妹多大我才能養啊?”大寶問。
“大概三歲吧,等弟弟或妹妹上了幼兒園就可以了。”
“行吧。”大寶雖然有點小失望,還是同意了。
後來妹妹出生後,大寶竟然還感歎說:“妹妹可比狗狗好玩多了!”
這期間,我們還是有養一些好照料的動物,以彌補大寶暫時不能養狗的缺憾,比如養蝸牛。我們給蝸牛用塑料盒自制了一個家,用蔬菜葉子喂食。大寶觀察了幾天,發現蝸牛過得“不開心”,就又把蝸牛放回大自然了。
所以,在養寵物這件事上家長其實是可以合理引導的。
1'、不要将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可以通過講道理、事實分析、給予選擇項等方法引導孩子做出“我們目前合适的選擇”。
2'、适度滿足孩子的願望,可以尋找一些替代方案。
2、如果決定養動物,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到日常照顧中來。
很多家庭在養了寵物之後,孩子隻負責“觀賞”卻不負責照顧,倒把家長累得心煩氣躁,這種方法很不可取。其實我們應該讓孩子參與到對動物的照顧上來,而且,在照顧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比如我的那個“黑兒”,就是我一手照顧大的。因為它沒有媽媽,最開始我還拿奶瓶給它喂過奶,後來把我們家人吃剩下的飯拿去喂它也是我的事兒,我還給它洗澡。當它一點點大的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像它的“媽媽”。再後來,它長大了!它會每天陪我去上學,每天放學時,它也會在校門口等我,我每天都會跟它講很多話。那個時候我覺得它像我的“夥伴”。再後來我們家搬到了城裡,黑兒交給了一位婆婆養,結果它跑丢了。婆婆說它可能是想去找我們。為這個事情,我哭了很久,連到初中時,一提起“黑兒”就淚水漣漣。這讓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什麼叫“失去”。
如果沒有當時那麼細心的照顧“黑兒”,這一切的感受可能都不會那麼“刻骨銘心”。所以,如果一個家庭決定養動物,請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吧,孩子會在照顧動物的過程中學到很多,獲得很多!
人與動物和諧共處,可以是一種很樸素的願望,願我們能保護好孩子們的那份純真,願每一份愛心都能點燃生命的火花。
謹以此文緻我的“黑兒”!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擊“關注”我,并“分享”我的逗娃生活!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現在的倆娃媽。用專業的知識和具體的實踐給予0歲到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建議,關注爸爸媽媽們“家長力”的增長,緻力于将育兒變成一件快樂又高效的事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