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三山又被稱為三神山,因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古人的神往。在《史記》中記載,徐福等人給秦始皇上書說東海中有三座仙山,分易楚蓬采、方丈和瀛洲。後世的人們發現,一直流傳的三山根本不存在。為了傳承三日的美麗,後人就在五嶽之外選擇了另外三座山作為新的三山。這三山跟五嶽并稱為三山五嶽”
三山是位于安徽省的黃山、位于江西省的廬山和位于浙江省的雁蕩山。
位于安徽省的黃山,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道教中的許多修煉者都曾在這裡修行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兩次到過黃山,并留下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詩句。
位于江西省的廬山,緊挨着鄱陽湖,在長江南岸排列着90多座山峰,以雄、奇、險、秀為其主要特色李太白的名篇《望廬山瀑布》,就是描寫廬山美麗景色的詩篇之一。
位于浙江省的雁蕩山,被稱為“東南第一山”。在山頂上有湖,湖中生長着許多蘆葦,跟草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蕩。秋天的時候,許多大雁都來到這裡,因此才有了“雁蕩山”的名字。
中國名山首推五嶽,他們以象征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文明天下,五嶽指的是我國境内五座有名的大山,它們分别是位于山東泰安的泰山之雄,位于湖南衡陽的衡山之秀,位于陝西華陰的華山險,位于山西渾源的恒山之奇,和位于河南登封的嵩山之峻。
泰山稱為天下第一山,尊稱“五嶽之首”,因此有五嶽獨尊之說。在古代皇帝都把五嶽看成一種皇權的象征。為了向天下顯示自己真命天子的身份,是上天派他來統治萬民的,皇帝經常到泰山或者嵩山去封禅。
古代的皇帝之所以要封五嶽,而不封六嶽或者四嶽,主要是跟“五行學說”有關系。在春秋時期誕生了一種叫作“五行”的學說,之後五行開始與“五德”聯系起來,才慢慢有了五嶽的說法。
三山五嶽在我國雖然不是最高的山,但遍布華夏大地,有的綿延千裡,有的高聳平原盆地之上,顯得格外險峻。三山五嶽對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發展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