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看到當政者的橫征暴斂的行為就感到不滿,借詩句來反映社會的現實問題(例如老杜的《三吏》,《三别》),這樣毫無遮掩的批評無疑引起當權者不滿,所以杜甫被貶就可想而知了。
杜甫,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