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13:14:12

作者 何本安

張懷瓘《書斷》說歐陽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是把篆書特出出來。歐的八體應是大小篆、隸、飛白、真、行、章草、今草。又說“飛白冠絕,峻于古人”,而“真行之書,雖于大令亦别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于智永,潤色寡于虞世南”評價不算太高。又說:“其草書跌宕流通,示之二王,可謂動色,然驚奇跳駿,不避危險,傷于清雅之緻。”“飛白、隸、行、草入妙,大小篆、章草入能”,唯獨于真書未列品。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

大小篆、飛白、章草,今天已見不到作品,無從驗證張懷瓘的評品。隸、真、行、草,都還有作品在。隸書有《宗聖觀記》,另一件《房彥謙碑》已非正宗八分,姑不論。《宗聖觀記》走的是方正一路。體方,筆則方圓并用,近于《熹平石經》和《白石神君》,其成就可以說是超越北朝,追步漢魏的。草書有刻于董其昌《戲鴻堂帖》的《千文》,正如張懷瑾說的,雖“跌宕流通”“傷于清雅之緻”。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2

李嗣真《書後品》批評更嚴:“歐陽詢草書難于競爽,如旱蛟得水、毚兔走穴,筆勢恨少。”行書存世的,有刻帖《史事帖》,散見于各彙帖中。《夢奠帖》、《千字文》兩件應是原迹。《張翰思鲈帖》、《蔔商讀書帖》都能看出勾填痕迹。此外,尚有羼入《淳化閣帖》的行書《薄冷》、草書《益部》二帖,在王獻之名下,米芾以為歐書一大緻可信,但遠不如上列諸帖。這些行書帖沒有時間。

就前述歐陽詢的書法演進路子看,均是貞觀年間回歸大王以後之作。就中《史事帖》為早,《千文》次之,《張翰》又稍後,可能同時。《夢奠帖》應該最晚,也寫得最好,筆力最足。《蔔商帖》在用筆上極力内擫,有别于其它作品。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3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4

歐的行書也是以險勁取勝,遒得緊,拓得開,于二王實是别開生面。張懷瓘的評品,似覺不足,亦有失偏頗。《宣和書譜》說的是:“詢雖以正書為翰墨之冠,至于行字,又複變态百出,當是正書之亞。”還是《宣和書譜》說的是:“然詢以書得名,實在正書。”

歐陽詢的存世正書作品,都是碑刻和拓本。拓本隻《化度寺》一件,吳湖帆《四歐堂化度寺》又是唯一的原拓本。存世碑刻都有很好的宋、明拓本,尤以《九成宮》的北宋拓本最清楚。歐書碑志,還有《姚辯志》和《虞恭公志》。《姚辯志》今天還能見到宋代翻刻本。當前流行着不同本子,仔細對照,點畫有出入。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5

如程遙田跋尾的本子,首行第六字“大”作反捺(旁邊加了一點,可能在說明臨寫時改了筆勢)。《虞恭公墓志》隻有明清的翻刻,點畫走失很大,已無歐書意味。就宋拓《姚辯志》觀察,歐書自家風味不明顯,既有北朝風規,也不失南朝意趣。

《九歌》也如此,輾轉翻刻,已很少歐書風貌。此外,當前還可見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小楷千文》、《隋江縣緣果道場磚塔下舍利記》等,均應屬托名之作,不值一提。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6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7

對存世歐書貞觀年間幾方碑作,曆代書家評品頗不一緻:

樂卿父說:“率更書,溫虞公碑為真書第一筆,學者率先學此。”(汪珂玉《珊瑚網法書題跋》卷二十)

《墨林快事》稱:“皇甫明公之碑在信本中最為妍潤。”王世貞說:“率更書皇甫君碑,比之諸帖,尤為險勁。”楊賓(大瓢)說:“信本碑版,方嚴莫過于邕禅師,秀勁莫過于醴泉銘,險峭莫過于皇甫誕碑,而險峭尤為難,此皇甫碑之所以貴也。”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8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9

姜夔《續書譜》:“化度勝于醴泉,骎骎入于神品。”趙孟順、康裡子山、李東陽、王文治、王澍等都同此說。如趙孟順說:“唐貞觀間能書者,歐陽率更最善,而《邕禅師塔銘》又其最善者。”王澍說:“率更化度,楷法第一。”歐陽玄:“吾家率更流傳人間甚多,邕禅師塔銘乃其絕佳者。”宋濂:“僧邕塔銘尤信本得意書。”王世貞:“趙子固以歐陽率更化度寺、醴泉銘為楷法第一,雖不敢謂然,然是率更碑中第一,而化度尤精緊,深合體方筆圓之妙。”周景元:“歐書遒勁清古,後世所師法者,邕禅師塔銘又為之冠。”(汪珂玉《珊瑚網法書題跋》卷二十)

歐陽詢是中國書法史上一位承前啟後的劃時代書家。他的楷書成就可以說是他之前三百年楷書發展的總結提高。因而評品歐陽詢楷書标準應包括以下幾項:

一、必須是綜合南北之長,而不囿于南北一方。

二、在結體用筆上都有創新,有獨到處。

三、書家個人風貌最為特出。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0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1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2

先看《皇甫君碑》。這方碑已具備歐書風貌的結體和用筆。但過于瘦勁,缺乏應有的腴潤。按宋朝道士陳景元的話說:“歐陽詢書,世皆知其體方,而不知其筆圓。”《皇甫碑》體雖方,筆則欠圓,給人的總體觀感,未免稍有枯露,而且北齊風味也較多,在綜合南北之長上有欠缺。明人莫雲卿說:“歐之正書,秾纖得度,剛勁不撓,點畫工妙,意态緊密。”此碑正有失秾纖得度。

《虞恭公碑》是歐陽詢81歲書,以此高齡,始終精神貫注,寫成近三千字的長文,這在曆代書家中是少見的。就楊守敬跋尾的宋拓本觀察,歐書自家風貌濃厚,兼具南北之長,較之《皇甫君碑,勝籌。但與《九成宮》比較,用筆、結體在變化上都較少一些,方筆圓之妙亦未克臻,不能說是歐書的代表作。

歐書代表作,當是《化度寺》與《九成宮碑》之争。在前人眼裡,《化度寺》是歐書最好的作品似乎已成定論。筆者以為不然。有不同看法如骨鲠在喉,不可不吐。

前人對《化度寺》評價雖高,但根據往往是曆代翻刻本。就眼前能見到的翻本,敦煌本最清楚,但光緒晚期才發現,一般都未見到。郁逢慶題記本也較清楚,但點畫過肥,不被重視。而端方、翁方綱、李宗瀚、吳榮光、松下清齋諸藏本,都模糊過甚,即間有較清楚的字,但風棱較露,有失歐書廬山真面。

前人持此評價歐書,今天看來未免令人深感憾事,也近滑稽。自恃精鑒如翁方綱者,真僞颠倒,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啟功先生精于鑒賞,近期發表的論書詩,堅持敦煌本為真本,也是令人費解的。

王壯弘先生發表于1984年第6期《書法》的文章,比較、鑒定得十分明确,令人信服,不知啟功先生讀過該文沒有。敦煌本《化度寺》六頁拓片,除幾個字外,其餘個個字口清楚如新,然而筆勢呆滞、缺乏生機,哪裡有歐書應具的風神!如以此為真本,《化度寺》隻能與宋以後複刻之《姚辯志》、《虞恭公》相伯仲。

但這也好。點畫雖無生氣,點畫的位置安頓倒大緻不走樣,有利于觀察其結體。四歐堂本字口雖模糊,但風神仍具,頗類碑拓中的蟬衣拓,朦胧中歐書風神躍然紙上。正如王壯弘先生所說,觀之“則驟然肅立”,“佳拓精彩足心懾人”。

筆者經反複觀察,《化度寺》無疑是歐陽詢的小楷(筆者以為這件作品仍屬稍大一點的小楷)精品。蘇轼說:“歐陽率更書,妍緊拔群,尤工于小楷。”作為小楷的《化度寺》無疑是魏晉以來的小楷傑作。就其體勢觀察,二王小楷(當然隻是勾摹本)是比不上的。但我們對歐書的評價還不能限于此。

《化度寺》既精緊又開張,但已不是體方筆圓的歐書應有特征,而是筆圓體圓,偏于平正,力避險絕,結體變化稍少,看出歐在寫此碑時,極力追尋大王蹤迹。成親王永理确是一語中的:“化度為楔叙正傳。”又說:“以化度較之,非唯皇甫,即九成猶遜上乘矣。”

看來,前人之所以把《化度寺》推為歐書代表作,首先是以江南書風的代表-王羲之為準繩,其次是忽視歐陽詢在楷書結體上的創造性發展。不難肯定,在歐陽詢的心目中,二王的用筆、結體(特别是結體)是必須超越的了。《化度寺》作為繼承江南書風,是高水平的,以創新論,就不能與《九成宮》并駕了。

如果把這幾方碑作分為大、中、小楷的話,《九成宮》應屬大楷。雖然它未超出核桃字的範圍,但從其用筆結體觀察,由于歐用筆指實力沉,擒縱自如,這方碑充分體現了大楷的氣勢。

也隻有如此,才使歐陽詢在自家總結形成的風格上得到充分表現。其字形特征,按中國漢字的自然結構,長、方、橫三勢,都随體賦形,大小各得其宜,大小間雜,十分協調,不會破壞整體風規。在結體方面,無論三部結構、四部結構、兩部結構;正品型、倒品型、并列型、斜貫型,分開來觀察,各結構部件都能單獨立穩。這在曆代書家楷書作品中,可算是僅見。為穩立,他根據單字特征,上部能小就極力小,下部能寬就極力拓寬;能縮短就極力壓扁(如莫、去、為等字),都緊扣住沉、穩、放三點,使每個字穩重如山。

在用筆上,無論是縱筆右展,中橫、底橫之擴長,撇筆之極力縮短,中豎之高高上聳,捺、戈畫之向右拓展,也都緊扣住沉、穩、放三字。擒縱自如,縱筆發揮。歐字體方筆圓的特征是前人的共識,也是歐字的一大特征。比較歐書存世碑作,《九成宮》在體方筆圓方面最為典型。方正的體勢,腴潤的點畫,相得益彰,最是沉着痛快,險絕而又洞達。

康有為于《廣藝舟雙楫·取隋》一章中說:“通觀古碑,得洞達之意,莫若隋世。”又說:《龍藏》統合分隸······安靜渾穆,骨鲠不減曲江,而風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獨為隋碑第一也。”筆者認為,六朝集成之碑不是《龍藏》,後來居上,而是歐陽詢的《九成宮》。

可以“洞達”二字觀察。何謂洞達?劉熙載于《書概》中有一個确切的闡釋:“書之要,統于“骨氣”二字。骨氣而曰洞達者,中透為洞,邊透為達。洞達則字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則皆病。”劉氏還說:“書要力實而氣空,然求空必于其實,未有不透紙而能離紙者也。”

這些話來表述《九成宮》是再合适不過的了。“骨氣”、“力實而氣空”、“洞達”,《九成宮》兼而有之。“骨氣”、“力實”《龍藏寺》遠比不上《九成宮》,“洞達”呢,無論是《龍藏寺》,還是康有為列舉的《豆盧通造像》等,更不能與《九成宮》相提并論。《九成宮》應該是東晉南北朝三百年真書發展的大總結、大提高。

南朝真書,在結體方面的代表作有《爨龍顔》、《蕭幨》,北朝則有《張猛龍》、《石門銘》、《元顯隽》、《元懷》、《雲峰刻石》等一大批佼佼者,但與《九成宮》相較,後者畢竟統合了衆長,且又匠心獨創。說到唐法始于何時,理論界是有不同看法的。筆者認為,歐陽詢是開創唐法的第一人。

他在真書結體、用筆方面的成就是特出的,空前的,似乎也應是絕後的。漢字書法的結體,大體上應有三種表現形态:一是中宮緊結,四維開張,以王遠(石門銘)、柳公權、黃庭堅為代表。二是外緊(或稱控)内勻,以顔真卿為代表。三是内外皆緊,《蘭亭序》中不少字是這樣的,而典型的是楊凝式的《韭花帖》。

至于沙孟海先生總結出的“斜畫緊結、平畫寬結”的原則,以斜畫緊結來表述他個人的書體特征,似無不可,作為普遍規律則不妥。歐字則兼具柳公權、楊凝式兩家的特征,其開張處,又是柳公權所未做到的。作為真書,有兩點是不可偏廢的:一是法,二是意。

蘇轼說:“真書難于飄揚。”這個“飄揚”也就是“意”的一種表現。歐陽詢的真書,是抓住這兩點極力發揮。他在結體、用筆上處處表現出自立其法而又嚴于執其法,在法中強化意趣,因而極力變态。莫雲卿說得比較得體:“歐之正書,秾纖得度,剛勁不撓,點畫工妙,意态精密。”王澍的看法,在意上又進了一層。

《竹雲題跋》是這樣說的:“率更風骨内柔,神明外朗,清和秀潤,風韻絕人,自有右軍以來,未有骨秀神清如率更者。《醴泉銘》乃其奉诏所作,尤為絕用意書,比于《邕禅師塔銘》,肅括處同,而此更朗暢矣。”法、意兩彰是難能的。

歐以其絕頂天資,在立法守法中抓住“法”與“變”的辯證統一,守法而變,變中立法,這才使歐書多變态、多意趣。歌德有句名言,不妨引來作為佐證:“在限制中才顯出大師的本領,隻有規律才能給我們自由。”早于歌德千年的歐陽詢,不僅認識到這一點,而且運用中得心應手。要限制就得立法、守法。守法中求變,才能意态萬千,引人入勝,給人以豐富的美的享受。這才是真正的藝術魅力。

如果說書聖王羲之在行書的發展上開創新紀元的話,在楷書的發展上,歐陽詢則站在他所處時代的制高點上開創了又一新的紀元。這不禁令人想起普列漢諾夫的話:“一個成功的天才,阻塞了千百個天才通往成功之路。”在楷書藝術的創作上,歐陽詢确實阻塞了不少天才的成功之路,歐陽詢不會意料到這一點。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3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4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5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6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7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8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19

歐陽詢的行書到底屬于幾流(如何評價歐陽詢的楷書和行書)2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