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祭掃
寒食祭掃冢一堆,風吹曠野紙錢飛。黃泉不知生人淚;暮雨蕭蕭惆怅歸。
北朝 踏青
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遊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
晉 流觞賦詩
修禊文會聚溪頭,羽觞載酒曲水流。酣飲賦詩聯佳句,留得美名在士俦。
宋 迎富
古人采蓮攜鼓遊,今朝雜花插滿頭。相随郊外遊一日,迎富即是忘憂愁。
宋 鬥草
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歸。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
清 猜燈謎
彈壁燈貼三面題,摩肩搭背來猜謎。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機敏方解疑。
宋 春社
千尋古栎笑聲中,此日春風屬社公。割肉蔔瓦馀風在,更喜暢飲治耳聾。
唐 送窮
年年晦日送窮神,柳車草船載出門。瀝酒再拜早離去;老窮方走新窮臨。
清 走百病摸門釘
元宵雪襯一燈紅,走百病後摸門釘。但願來年生貴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元 結羊腸
元宵初過猶自忙,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思心中語:何時得似雙鴛鴦。
清 請紫姑神
元宵之夜請紫姑,保佑吉祥賜安福。終歸女兒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無。
宋 蠶蔔
捉弄米粉狀蠶絲,内藏吉語待爾食。喜得佳兆雖自設,依然歡樂不可支。
唐 放燈
火樹銀花不夜天,遊人元宵多留連。燈山星橋笙歌滿,金吾放禁任狂歡。
明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
宋 宮中賜銀幡
新春拜過至初三,大内銀幡賜百官。朝回兩袖天香滿,帽飾招得笑語喧。
晉 饋春盤
立春鹹作春盤嘗,蘆菔芹芽伴韭黃。互贈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須待膏粱。
唐 飾梅花妝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顔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壽陽宮裡人。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
宋 教坊自樂
良辰美景奈何天,淚眼裝歡又一年。堪喜歲首無官役,相聚青樓奏管弦。
宋 燃爆竹
霹靂聲中舊歲除,為驚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藥發明後,難止新年放鞭俗。
明 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嶽陽萬丈樓。
明 飲菖蒲酒
采得菖蒲屆端陽,釀成美酒送異香。角黍蔗漿祝爾壽,何妨縱飲入醉鄉!
宋 染紅指甲
端午階前采鳳仙,小缽加礬細細研。染紅女兒纖纖指,粉白黛綠更增妍。
宋 挂五彩線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門簾飲雄黃。粽角流蘇懸彩穗,平安佑爾度端陽。
唐 浴佛節
佛光普照遍長安,吃齋誦經建寺庵。居士男女多布施;為求來生結善緣。
宋 祭竈
時屆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酒糟塗竈醉司命,男兒酌獻女兒避。
明 鬥百草
百花争豔滿庭芳,莺歌燕舞女兒鄉。不喜飲酒猜拳樂,閑将鬥草過時光。
宋 擔酒上墳
騎驢擔酒祭祖墳,一路春光滿眼新。道旁關撲擲得順,竿挑利物好誇人。
唐 内宴冷餐
禦賜冷食滿宮樓,魚龍彩旗四面稠。千官盡醉猶教坐;歸來月上金殿頭。
周(鄭國) 踏青
溱洧河畔鐘鼓交,踏青遊人樂陶陶。紅男綠女佩香草,兩情相悅贈芍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