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民航資訊裡,有時我們能看到這種機頭很尖、機身細長的飛機,造型看上去有點炫酷,一般這是超音速飛機。
雖然超音速飛機經常出現在一些新聞報道裡,但好像還沒見過它在民航業的實際應用。那麼它到底有什麼特别之處?人類能坐上超音速飛機飛行嗎?
超音速飛機的發展史
超音速飛機,是指飛機速度能超過音速的飛機。音速是指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高度不同,音速也就不同。
在海平面,音速約為1224公裡/小時。在航空上,通常用M(即馬赫)來表示音速,M=1即為音速的1倍;M=2即為音速的2倍。
上世紀50年代,噴氣式客機時代到來,國際民航界一再提升飛行速度,對超音速運輸市場的前景抱有極大期望。
20世紀60年代,世界航空業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相互較勁的蘇聯和歐美在超音速飛機的研制方面也展開了激烈的競争。
1947年10月14日,美國空軍上尉查爾斯·耶格駕駛X—1在12800米的高空飛行速度達到1278公裡/小時,M=1.1015,人類首次突破了音障。
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努力,目前隻有兩種超音速客機在航線上使用過。這就是英法聯合研制的協和号和前蘇聯的圖-144客機。
Tu-144超音速客機是由圖波列夫設計局研制的超音速飛機,于1977年11開始客運飛行,但由于技術上的一系列問題,不得不在1984年退出航線。
與此同時,英法兩國開始聯合研制協和号超音速客機,美國也開始研制波音2707超音速客機。随着蘇聯的超音速客機計劃告一段落,協和号在1969年研制成功,并于1976年1月21日投入商業飛行。
協和奇特的外形是它引人注目的亮點,它使用三角翼,細長的機身旨在把飛行産生的阻力減到最小;為了避免細長的機頭在起降時擋住飛行員的視線,在設計時專家讓“協和”頭部下垂,這使其在空中的飛行姿态猶如鲲鵬展翅。
直至2000年一次起火事故,曾經被視為超音速客機領跑者的協和号從此被冷落,到2003年協和式飛機全部退役。
至此,超音速客機市場進入冷卻期。
超音速客機或将回歸?
自協和号超音速客機退役以來,再沒有出現一款超音速飛機投入商業服務。不過,人類探索的步伐并未停止,專注超音速飛機的創業公司不斷出現。
例如2014年成立于美國丹佛的Boom公司、2019年成立于美國加州灣區的Exosonic公司、來自波士頓的Spike Aerospace公司、總部設在内華達州裡諾市的Aerion公司等。
根據路透社報道,6月3日,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宣布将向超音速飛機制造商Boom訂購15架Boom Overture客機,另有35架購買選擇權,預計2029年之前投入服務。
美聯航也将成為美國第一家運營超音速客機的航空公司。
Boom官網顯示,Boom Overture 能夠搭載65-88名乘客,巡航速度達到1.7馬赫,是當今最快飛機速度的兩倍,航程範圍為4250海裡。它采用全商務艙布局,加入座椅娛樂屏幕、充足的個人空間和非接觸式技術等功能。
超音速飛機雖在技術上有所進步,但在其他方面仍存在着不小的問題,想要内實現大規模商用,恐怕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