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定西市文化概況

定西市文化概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6:42:44

定西市文化概況?“文化年”樂了隴中群衆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定西市文化概況?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定西市文化概況(文化年樂了隴中群衆)1

定西市文化概況

“文化年”樂了隴中群衆

——定西市春節文化文藝活動綜述二

新定西·定西日報記者 王謙虛

2023年的春節,注定是不尋常的,跨過三年特殊時光,迎來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的第一個春節。

書香閱讀、經典誦讀,傳統文化在赓續傳承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非遺展演、秦腔演出,“文化年”真正樂了隴中群衆。

過年,是幸福的團圓味道,更是文化的赓續傳承。今年春節期間,定西市文旅系統以弘揚“感恩創新苦幹,勇毅追趕奮進”新時代定西精神為主題,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定西特色文化為重點,大力開展了書香閱讀、非遺展示展演、優秀影視劇目展播展映、秦腔惠民演出等一系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文藝活動,豐富了廣大群衆精神文化生活。

當春節遇上非遺,那便是隴中人沁到骨子裡的年味兒。

1月28日,“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2023年定西市優秀非遺項目展演在定西市體育運動中心廣場精彩上演。《洮岷花兒》《金猴送福》《秦腔清唱》《川劇變臉》《雲陽闆》《攤舞》《巴當舞》等十多個節目輪番上演。

“我們将内容豐富的非遺項目搬上舞台,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近距離為廣大市民展現‘非遺’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市非遺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元宵佳節,岷縣中寨鎮古莊村喬家溝社村民通過巴當舞表演歡度節日。

活動當天,在村子中央寬闊平整的打麥場上,表演者在“春巴”(巴當舞曲譜傳承人)的帶領下,以“安場”“敬山神”“扯節令”等步驟集中進行巴當舞表演活動,巴當聲聲營造出濃郁、喜慶、祥和的新春年味。

皮影戲是傳統藝術中的一類典型代表。今年春節期間,市文化館聯合市非遺中心開展了“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皮影戲展演活動。

一盞燈,一塊幕布,一段充滿中國民俗氣息的配樂,皮影戲老師貼近幕布熟練地擺弄皮影道具,伴随着起伏的鑼鼓聲,有聲有色地表演着,讓觀衆領略并享受到它令人蕩氣回腸的獨特魅力,激勵的打鬥場景,更是激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台上演員演得精彩,台下觀衆看得開心,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營造幸福、喜慶、祥和的春節氣氛,豐富廣大群衆的精神文化生活,1月24日,定西市百花演藝有限公司演出的“過年七天樂·秦腔唱隴中”精品劇目在定西市體育運動中心廣場如火如荼開展。

當日,定西市體育運動中心廣場上,廣大戲迷朋友們蜂擁而至,駐足觀賞,樂而忘懷,津津有味地觀看精彩的秦腔演出。台上,秦腔演員精彩亮相、輪番獻唱;台下,群衆興高采烈、贊不絕口,時不時拿出手機記錄着精彩瞬間。

“我是從小看着定西的傳統大戲長大的,無論在哪裡,一聽到秦腔,就渾身激動,最喜歡看秦腔大戲,家鄉的年味兒就是濃!”前來看戲的群衆高玉剛激動地說,看到家鄉這幾年的發展變化,作為外地遊子非常開心。

同時,各縣區依托“鄉村舞台”“農村大戲台”,結合“送戲下鄉”活動,組織開展地方曲藝展示展演,不斷滿足廣大農村群衆、秦腔愛好者的文化需求。

“锵锵锵、锵咚锵,新年裡來唱大戲,歡歡喜喜過大年”。春節期間,安定區青岚山鄉開展了過年唱大戲、社火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春節文化惠民活動。

今年,通渭縣的年味兒不但濃厚而且還非常有文化特色。春節期間,通渭縣美術館舉辦的木版年畫DIY體驗活動吸引了不少人來參加。在美術館,一幅幅喜慶祥瑞、色彩亮麗的年畫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孩子們拿着彩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仔細地為拓印好的木版年畫填色。在孩子們稚嫩的畫筆下,一幅幅“福娃”“鐘馗”“尉遲敬德”等木版年畫躍然紙上。

在隴西縣,文化場館裡的年味更足。

隴西縣博物館、圖書館同步舉辦了“文物裡尋年味 博物館迎新春”系列主題社教活動和春節民俗知識競猜活動。

講解員帶着小朋友在展廳參觀一件件有關傳統節日的文物,耐心細緻地介紹着每件文物的來曆,講述着小年的曆史淵源,解答着小朋友的問題,帶孩子們吃竈糖、聽竈王奶奶的故事,畫竈王的年畫,讓孩子們在玩耍中了解傳統民俗文化。

臨洮縣博物館還推出大展宏“兔”系列文化活動。大年初六上午九點半,臨洮縣博物館裡的青少年活動室裡一片歡聲笑語,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積極參與“兔年繪兔”藝術創作活動,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繪制萌兔。

學生家長李霞說:“往年都是帶着孩子逛街買零食,今年帶着孩子來到博物館看展覽,參加社交活動,了解咱們自己的民俗文化,過一個不一樣的有曆史味的新年。”

農曆大年初五,空氣裡透着清冷,渭源縣路園鎮小園子村文化廣場上卻熱鬧非凡、人頭攢動。小園子村2023年“紅火日子?火紅年”新春文藝彙演在這裡精彩上演。

彩扇翻飛,鑼鼓喧天。精彩的腰鼓表演,敲出了大家面對紅火日子,期待加倍努力的“新春協奏曲”。廣場舞、舞獅、舞龍、太平鼓表演輪番上陣,讓村民享受了一場激情震撼的視聽盛宴。

小園子村村民賈轉林說:“我一直在敦煌創業,今年回家過年,看到鄉親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我也很高興,特别是村民們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讓人眼前一亮。”

春節看電影,已經成為大家不可或缺的“新年俗”。

今年春節,多部影片上映,豐富多樣的影片類型吸引了大批觀衆走進影院。大年初二,記者走進定西各大影院,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已經看了《滿江紅》《無名》和《流浪地球2》。”這個春節假期,21歲的王凱很“忙”,看電影成了他過大年的休閑方式。

今年春節期間,定西各大電影院開展了“定西過大年·歡樂看電影”——電影雙周觀影惠民活動,集中展映喜劇影片、紅色影片、動畫影片、經典影片等。同時,全市組織開展電影放映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軍營活動。截至目前,共放映100多場次。

過年新風尚,書香伴佳節。與張燈結彩、鑼鼓喧天的熱鬧歡快氣氛相比,靜享閱讀時光,在圖書館裡過個“書香年”成了新風尚。

春節期間,定西市圖書館正常開館,舉辦了“書墨飄香 悅享新年”“弘揚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等讀書活動,開展了閱讀分享、詩歌朗誦、線上“定西悅讀”系列展覽和講座,為更多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務。

過年不忘讀書,既是一種新風尚,更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在各縣區圖書館,不少家長帶着孩子在安靜地看書。

自習室内,則顯得更靜谧、溫馨、祥和。同樣,在安定區四座24小時開放的“城市智慧書屋”裡,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書香氣息,讓市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文化年”。

大年初一剛開館不久,家住臨洮縣洮陽鎮北關村的王女士就帶着女兒明明來圖書館看書。母女倆各自挑選了自己喜歡的書籍,坐在一起,靜靜地閱讀起來。冬日清晨的陽光從窗外照進來,透過一排排書架,剛好灑在兩人的臉上。

這一幕美好溫馨的閱讀時光深深感染了臨洮縣圖書管理員王娟。“随着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春節期間每天都會有讀者來圖書館看書,他們已不滿足于節日期間的娛樂,更注重内心知識的豐盈。”王娟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春節期間,全市各縣區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紛紛舉辦“學習二十大·經典向未來”詩歌誦讀會、“書香為伴·文明同行”“弘揚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閱讀分享會、“書香定西·暢想未來”少兒詩詞朗誦比賽等閱讀活動;同時,組織青少年學生、中老年群衆、返鄉農民工大學生及幹部、教師等參與分享體驗,激發更多人走近經典、熱愛經典,達到以賽促學、寓教于樂。

文藝之花為人民綻放。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讓群衆過足了文化瘾,讓人不禁感歎:這個春節年味兒更濃、歡樂更多;一場場文化惠民活動帶着地氣、冒着熱氣、聚着人氣,人民群衆生活因文藝滋養而豐富多彩,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