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之靈 (原創)
退休,是每一個上班族都會面臨的問題,是自己的第二個職業生涯,也就是很多人習慣說的“第二春”。
以前,總覺得退休就證明已經很老了,沒什麼玩法了。現在才清楚,退休的後面,其實還有很長的日子,可以過得更精彩。就按男的60、女的55歲退休來算,如果每個人都活到85歲,男的還有25年,女的還有30年,這個時間差不多一生的三分之一,如果這三分之一隻屬于自己,還是蠻長的。
生命之初的三分之一,我們處于家庭角色,繼而學生角色之中。我們還在懵懂之中,渾渾噩噩就過去了。前面的幾年,我們甚至沒有記憶,也不知道當時的知覺。有記憶之後,我們卻又要為自己以後的生活,反複、艱苦地學習,讀到研究生,就是二十幾年的學習,如果要讀到博士、博士後,那就更長了。
前幾天,聽老公說他的一個同事(教師)不讓自己的女兒繼續讀博士後,理由是,她是女孩子,如果讀完博士後就是三十幾歲了,太晚。他也許不想女兒這麼辛苦,又或者,他想讓女兒早點成家。很能理解這樣的父母。
生命中間的三分之二,我們側重于家庭角色和職場角色,我們都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态。不停地為小的、為老的疲于奔命,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堅持。甚至,感覺到痛了,也不敢輕易流淚,害怕别人,特别是老的、小的發現自己的脆弱,自己就是這一老一小的依靠,所以我們要求自己屹立不倒,因為角色、因為應該。或者,我們開辟了一方天地,事業風生水起,那我們很幸運地為小的做好了榜樣,為老的找到了“依靠”(經濟)。
很多時間,我們都會照顧小的,考慮老的,我們鮮少為自己而活,想不想、要不要、喜不喜歡(自我),大多數時候都已被忽略,我們收藏自我的喜好,釋放角色的擔當,我們被逼迫,我們沒有自我,少了随心所欲(自我),多了可不可以、該不該、行不行(角色),所以,這中間的三分之二,我們活得不像自己,因為有很多角色,我們活得很累。
生命最後的三分之一,我們退休了,少了職場角色,回歸到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這時,也許孩子都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小窩,我們不再那麼迫切地被需要,老的也許還在,也許處于彌留之際。或許,我們還可以盡一點做兒女的角色,又或許機會已經蕩然無存。也許我們會悔恨、會自責;也許我們很坦然,因為角色到位,該做的都做了。
我們蓦然回首,突然發現,身邊少了很多人,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有年輕的、有年邁的;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有親的,有不親的……想着想着,我們發現自己沒有那麼計較了。那些過往,那些愛恨情仇……,不經意間,被自己打包、塵封于心的某一個角落,不再輕易觸碰,或者偶爾也可以細細品、慢慢憶,但,我們不再那麼較真,我執不再那麼“執”,原則也不再那麼“窄”,我們想通了很多事,有時候卻是突然間的“頓悟”。
于是,我們終于有了想要為自己活一回的念頭。緊緊抓住青春的尾巴,我想我要我喜歡(欲望)繼續釋放;不想、不要、不喜歡繼續回避(嫌惡);想要的努力争取,得不到也能坦然面對;不想要的,可以拒絕得铿锵有力,不再那麼處心積慮地照顧誰的喜好,她們更加自我。于是,我們會經常看到很多退休人的活動、項目,ta們發展了很多的興趣愛好,拓展了自己的“角色”,騎行、徒步、登山、攝影、繪畫、詩歌、文學、書法、舞蹈……。獨處是自我、共處是角色,ta們喜好與他人共處,卻也能很好地獨處,兩樣都在行,自我和角色都兼顧到了,真正的智慧人!
于是我們随處可見“中國大媽”的身影,她們活得多姿多彩,拍照的三件“硬器”——墨鏡、絲巾、帽子成了标配,而“中國大爺”呢?自然是喜聞樂見地跟着中國大媽,端着一個個“長槍短炮”,樂呵呵地拍大媽去了……。
為了拍照時能夠留下美好的形象,于是我們猛然發現,每一個角落都有中國大媽的身影,她們努力搖曳身姿,希望可以好看一點。哪裡有中國大媽,哪裡就有廣場舞,她們美麗、她們自信、她們……,她們甚至帶着中國大爺、孩子和青年男女一起,把青春舞動,把節律宣揚,把中國的廣場舞跳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舞台……
突然很喜歡“中國大媽”!順便,我們也憧憬一下自己的退休生涯。相信,未來的中國大媽,會過得更精彩、更鮮活、更自我!
——心之靈(今日頭條發文,圖片來自頭條圖庫)
2020.12.24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其它平台,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