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是哪裡

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是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30 02:43:02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開篇寫到: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後世把這一标志性事件成為三家分晉,同時也是春秋與戰國的分界線。我們知道曆史上把春秋戰國時期主要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公元前453年的時候,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了晉國作為标志。春秋時期的時間主要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而戰國時期是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的國家主要有齊、楚、燕、韓、趙、魏、秦,最後秦統一了六國。

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是哪裡(為什麼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是三家分晉)1

孟子說:春秋無義戰。諸侯之間更是互相征伐。而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間更是大小戰數百場。春秋時百家争鳴,各個學派百花齊放,戰國時期法家,儒家,鬼谷各派也是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曆史上為什麼單單把三家分晉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線呢。下邊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三家分晉:當初,晉國的大夫智宣子以智瑤為家族繼承人,然而智果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智瑤能力什麼的都好,然而知瑤不能以仁德待人。智果的原話是:“不如宵也。瑤之賢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長大則賢,射禦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智宣子不聽,智果認為智瑤遲早會導緻滅族,就跟智宣子分家,别成一族。智瑤上位,也就是後來的智伯。

同時期晉國的另一家趙氏,也就是電視劇趙氏孤兒的那一家,也在族内遠繼承人。趙簡子有兩個兒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将置後,不知所立。趙簡子就把家訓什麼的寫成書,讓兩個兒子看。三年後的一天問兄弟兩個,結果伯魯的書簡早就不知丢哪個山溝溝裡了。再看無恤,對答如流。趙無恤自然而然被選定為趙家的繼承人。

智宣子去世後,智伯掌握了晉國的大權。有次就與韓康子、魏桓子宴于藍台。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谏曰:“主不備難,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将由我。其嚣張氣焰可見一斑。智伯跟韓康子要土地,韓康子不想給,段規勸說韓康子:您不給他地,他肯定出兵打我們,不如給他,智伯這麼貪婪,肯定去跟别家要,别家不給必定兵戎相見,那時我們就有機會了。韓康子就把一個萬人的城池給了智伯。智伯很高興啊,找到了發家緻富的好辦法。下一個就找魏恒子要,魏家也不想給,家裡的謀士就勸魏恒子,給他吧,現在胳膊擰不過大腿,欲先取之,必先與之。魏家想了想,也給了個萬邑之城。

有了前兩次索地之後,智伯的胃口更大了,又跟趙襄子趙無恤要地。趙襄子那是铮铮鐵骨,要土地不給,寸土不讓。智伯大怒,别人都給,就你跟我對着幹,揍他。智伯點齊自己的兵馬,然後在帶上韓魏兩家的人馬,攻打趙氏。趙氏不敵,退守晉陽,三家把晉陽圍了個水洩不通,然後引水灌城。韓魏陪智伯城下觀察敵情,智伯說了句“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韓魏兩家從這句話裡感受到了唇亡齒寒,下一個恐怕就是他兩家。

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帥韓、魏而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于是韓趙魏三家達成共識,結成同盟共同對付智氏。趁夜色殺死守敵,決河堤水淹智氏大軍,打敗智伯。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

然後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韓趙魏族滅智氏以後,遷晉國公室與他處,三家瓜分晉國。表奏周天子,請立為諸侯。晉國原為周天子的旁支,如今國滅,周天子也無能為力,在韓趙魏三家的逼迫下,不得不承認三家自立。在三家分晉之前,周王室就已經徒有虛名,已經不能号令天下了。然而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認為,戰國的開始不是韓趙魏篡權,而是周天子承認韓趙魏三家分晉這件事标志着戰國的開始。周王室沒有實力,齊楚燕秦等大國之所以不敢對周王室兵戎相見,維持着天下宗主的地位,徒已名分尚存之故。而今周王室承認了韓趙魏位列諸侯之名,标志着周王室把名器丢掉了,春秋的禮樂制度崩塌了。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所以說,周天子下令韓趙魏為諸侯的那一刻,曆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一個群雄逐鹿中原的時代。有想法的小夥伴,請留下你的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