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賣的很貴,它有何營養價值,如何種植?
紫蘇,别名荏,赤蘇,回回蘇,白蘇,紅蘇,黑蘇,青蘇,野蘇,蘇子,桂荏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于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滞,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滞、胸悶、嘔惡。紫蘇葉是一種在中國南方湛江吳川地區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它的美味經常和蛤蒌相提并論。原産中國,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台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紫蘇,為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雖然沒有吃過,但是在南方的城市也沒有看到過賣的很貴。紫蘇的根莖葉以及種子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并且具有含低糖、高纖維素和胡蘿蔔素及礦物質營養高的特點。
紫蘇中具有特殊的香味,有殺菌防腐的作用。
紫蘇的莖葉清香撲鼻,可以用它的汁液煮粥,吃起來清香爽口,健脾解暑,最明顯的一個作用是可以解魚腥。它的根,莖,葉,花穗,果實都可以入藥。
人工種植一般選用皺葉紫蘇,以露地栽培為主,長江流域地區,以及華北一般于3~4月冷床或者是露地育苗,4~5月份定植,6~9月份采收,至抽薹為止。
1.培育壯苗,直播一般在終霜前進行,可以撒播,條播,或者是穴播都可以,紫蘇的種子休眠期長達150天,新種子需要處理才能播種的,處理的方法是把種子放在3攝氏度的低溫下處理5天,并用100毫克/千克赤黴素酸處理。
2.及時定植,栽後及時澆水。
3.田間管理,移栽成活後于7天内進行第一次松土除草,松土不宜過深,同時每平方米追施腐熟人畜糞水1500克或者是尿素9克,兌水施于根部。
生長期間若遇到幹旱的天氣注意及時澆水保苗,雨季要及時清溝排除餘水,防止積水爛根,紫蘇定植20天後,對已長成5莖節的植株,應該将基部4莖節以下的葉片和枝杈全部摘除,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在摘除初茬葉一周後,當第五莖節的葉片長到橫莖寬10厘米以上時就可以開始采摘葉片,每株每次采摘2對葉片,并及時将上部莖節上發生的腋芽從頸部抹去。
5月下旬到8月上旬時采葉的高峰期,采葉間隔時間為3~4天,9月初,植株開始生長花絮,這個時間對留葉不留種的,可保留3對葉片,把花蕾摘去,打去杈枝,讓預留的葉片達到成品的采收标準。
如果是食用幼苗,一般播種後30~35天,可以間拔采收,陸續采收葉片的,播後40~50天,葉片長到一定程度時,開始分批收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