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計劃##湖南醫聊超能團##超能健康團#
本以為食用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清肝明目,今年49歲的王雲霞(化名)卻在吃完後出現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被緊急送往長沙市中心醫院搶救;
而家住長沙天心區的李先生(化名),雖知道魚膽不能吃,但在醉酒後誤服了多寶魚的魚膽住進醫院。
專家提醒,直接食用魚膽不光沒有清肝明目的效果,還會因此造成肝腎功能損害,甚至有生命危險。
家住衡陽的王雲霞最近總是覺得頭暈,10月16日,朋友送了她一條七斤左右的草魚,因為之前聽說吃魚膽有清熱解毒、降火明目的功效,王雲霞便将草魚剖開取出新鮮魚膽,混着溫水一并吞下。
2小時後,王雲霞開始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适。
“我當時沒敢跟家裡人說,自己吃了一些消炎藥,沒想到第二天就開始出現嘔吐、全身沒勁,後來就去附近的診所看病,診所醫生建議到大醫院檢查,但到了市裡的大醫院時又感覺症狀有所緩解便回家休養了。”王女士告訴我們記者。
在家觀察了五六天後,症狀不但沒有好轉還出現了視線模糊、頭暈嘔吐、全身乏力等症狀,家人這才趕緊将她送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搶救。
“患者入院時,全身乏力、尿量明顯減少、鞏膜黃染,抽血檢查顯示其肝腎功能指标嚴重超标,肝功能指标谷丙轉氨酶高出正常值20多倍,腎功能指标肌酐高出正常值10多倍,結合病史和檢查結果,考慮為魚膽中毒、肝腎功能不全,病情危重。”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郭萃蓉介紹。
王女士的肝腎功能損傷主要還是由于食用草魚魚膽引起的,随後她被轉入急診監護室接受血液淨化、護肝、利尿等對症治療,目前情況正趨于好轉。
“像王女士這樣服用魚膽中毒的市民并不在少數,這段時間,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還接診了另外兩例因誤服煮熟的魚膽中毒入院的市民。”郭萃蓉醫生介紹道。
魚膽是有毒的,其中以青魚、草魚、鲫魚的魚膽中毒最多見,直接服用容易導緻心、腦、肝、腎等重要髒器的損害。部分患者在食用後,輕則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重則會發生抽搐、昏迷,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導緻尿毒症。
一般來說,魚越大,吞服膽汁越多,中毒越嚴重,空腹食用者症狀出現較早,飽餐後服用者,症狀出現較遲。
魚膽在我國古代的《證治準繩》書中曾經記載過有清熱解毒、明目止痛這個作用。
但古代的醫生也是把魚膽和其他的藥配伍,而且其來源、服用方法和用量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大部分作為外用藥來用,而不是直接内服,所以建議市民切忌因聽信偏方而輕易嘗試。郭萃蓉醫生提醒市民。
魚膽中的有毒成分耐高溫,而且不被乙醇破壞,因此,不論生吞、煮熟或者泡酒喝,魚膽中的有毒成分都不會被破壞,吃下即會導緻中毒。
由于個體的差異,每個市民在服用魚膽後中毒反應不一,若就餐過程中不慎誤食魚膽,出現腹瀉、頭暈乃至嘔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可以立即壓迫舌根催吐,同時盡快到醫院尋求正規治療,以免延誤時機。
(編輯ZS。圖片來源網絡 侵删)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中心醫院 匡婕妤 符晴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了解更多”,速挂【長沙市中心醫院】專家号!,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