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城·事》之西安:非凡之城
回民街邊咥碗泡馍,兵馬俑中回望曆史,城牆之上領略風采……這些經典路線早已成為來西安旅遊打卡标配。曆經十三朝更叠的古都長安,作為張骞出使西域的起點,在綿亘萬裡、延續千年的古絲綢之路上,曾經耀眼奪目。到21世紀,這座領銜過世界經濟、文化中心的城市,在“一帶一路”核心區、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建設進程中,一路铿锵前行。如今的西安,在千年的曆史積澱下,迎來了嶄新的發展篇章。
近日,人民網“看見中國”融媒體采訪團隊走進陝西西安,通過探訪西安一張張亮麗的城市名片,感受古都長安的深厚底蘊。
包容開放 以厚重曆史溝通中外文明
兵馬俑一号坑。袁蒙 攝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内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的雄壯神武震撼世界。前法國總理希拉克曾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
走進兵馬俑,不由得對兩千年前這支地下大軍驚歎不已。将軍俑昂首挺胸,站在隊伍的前面,是指揮者。武士俑目光炯炯,神态嚴峻,威武剛烈。騎兵俑堅守崗位,堅毅地駕駛着戰車,保護着馭手。這些“泥娃娃”乍看一樣,但細看則表情不一,神态獨特,喜怒哀樂、遐想與沉思都有所表現。一個由8000多件兵馬俑組成的氣勢恢弘的地下軍陣,再現了秦始皇為完成統一中國大業而展現的軍功和軍威。
“兵馬俑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中國文化千百年來的延續,秦代的政策措施、政治體制、風俗文化,對後世影響深遠,其中有很多優秀文明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例如秦代包容開放、奮發圖強的精神和理念,至今還閃閃發光。”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教部講解員金凱介紹,兵馬俑開放至今,已有200多位國外總統到訪參觀過,兵馬俑已經成為中國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也成為無數外國遊客探尋中國曆史文化的首選之地。
公元806年,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陝西周至縣仙遊寺寫下千古絕唱《長恨歌》,使得華清池名揚天下,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流傳千古,成為了後世忠貞愛情的象征和典範。
華清宮芙蓉湖景區。袁蒙 攝
2006年,陝西旅遊集團在西安華清宮景區推出了中國首部大型情景曆史舞劇《長恨歌》,将玄宗和貴妃十一年的纏綿恩愛,尤其是将楊貴妃一生中所有的亮點進行了再一次的诠釋。山水風光、古典樂舞、詩歌旁白、高科技燈光音響……豐富的表現手法,充分展示了大唐盛世的恢宏氣象和千古絕唱的愛情傳奇,讓觀衆穿越時空隧道,體會骊山上“繁星點點”,華清宮裡,明皇與貴妃仰望銀河,共訴衷腸的凄美愛情,感受濃郁的盛唐文化氣息。
土耳其總統阿蔔杜拉·居爾訪問中國期間,專程來到西安,特意包場觀賞了《長恨歌》。演出結束後,土耳其總統寫下這樣的觀感:“我對于這場有着完美燈光、音樂、舞蹈的演出非常陶醉,對于創作這個傑出藝術品的工作者表示祝賀。觀看這場演出,令我有了難忘的經曆。非常感謝!”
從兵馬俑到華清宮,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使得西安成為許多外國政要訪問中國的首選之地和必到之城,古絲路起點上的西安,傳播給世界的,不僅隻是華美的絲綢、精美的瓷器,更是關于“China”的動人故事。
文旅融合發展 古都夜經濟釋放“夜活力”
傍晚的大唐不夜城。大唐不夜城管理辦公室供圖
長安燈如晝,古都夜未央,熙熙攘攘的西安街頭上,琳琅滿目的商品,獨具特色的小吃美食讓人流連忘返,吆喝聲、嬉鬧聲此起彼伏……7月15日晚,大唐不夜城景區流光溢彩。“不倒翁小姐姐”裙裾飄飄,以優雅的盛唐姿韻吸引着衆人的目光。
見到西安市民吳女士時,她身着華美的漢服,手持絹扇,正興緻勃勃地拿手機拍照。她告訴記者,幾乎每個周末,她都會穿上自己喜歡的漢服來這裡“逛吃”一圈。“漢服是中國古典的傳統服飾,作為華夏兒女,我們希望可以通過穿漢服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接近中國傳統文化。”吳女士說。
作為西安市的一張文化旅遊名片,大唐不夜城不僅以優美的環境吸引遊客駐足,成為許多漢服愛好者的聚集地,同時更将盛唐曆史文化元素滲透在街區的每個角落。自2018年重新改造升級以來,大唐不夜城街區接連推出了多個街區行為藝術表演,并相繼成為“爆款”的網紅。
遊客統計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大唐不夜城的火爆,2019年春節期間,大唐不夜城接待市民及遊客約412.34萬人次。元宵節當日大唐不夜城總客流量突破84.7萬人次,創下單日最高。
近年來,西安充分挖掘夜遊資源,重點培育夜間觀光遊憩、文化休閑、演藝體驗、特色餐飲、購物娛樂5大夜遊經濟産業,打造了一批頗具特色的夜遊産品,不僅延展了城市經濟消費的時間與空間,更展示了人們全新的生活狀态,給遊客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從小吃街、夜排檔到如今社交休閑、文化地标打卡、體育健身的日益流行,越來越多的夜經濟新業态在興起。
“發展夜間經濟還要創新亮點,在‘夜間經濟’中引入‘智慧’元素。”陝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屈曉東認為,應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夜間經濟的發展之中,帶來夜間經濟的消費聯動,增強諸如餐飲、購物、賞景、娛樂、休閑等領域合理的産業規劃。對于消費者而言,信息化有利于提升夜間消費的确定性與有效性,從而保障夜間經濟的消費質量。
為推進夜間經濟,西安曲江新區制定了多項規劃,并出台了促進文化創意産業、電競遊戲産業、支持總部企業發展、實體書店、公共文化場館多項政策,旨在完善旅遊産品與功能,吸引更多遊客。另外,西安相繼推出了《夢長安 大唐迎賓盛禮》《長恨歌》《駝鈴傳奇》《西安千古情》等多部旅遊演出,形成了“文化 演藝 夜景”的旅遊消費新模式,改變“白天看廟、晚上睡覺”的老傳統,豐富了夜間旅遊的新業态。
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大唐不夜城日均遊客量約14萬,三天假期遊客突破40萬。疫情給文旅産業帶來的陰霾逐漸消退,文化旅遊消費的信心正在恢複起來。
據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慶華介紹,為加快推進文旅産業複蘇,西安市推出系列文旅惠民措施,發放“西安文化惠民卡”。從8月1日開始,國家5A級景區大唐芙蓉園、樓觀台生态文化旅遊度假區等景區将實施免費開放,全市80%以上各級各類國有博物館、行業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面向公衆免費開放,引導全國現存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鼓樓逐步延長開放時間。同時,西安市還将以“美妙西安等你來”為主題,積極推進夏秋旅遊,設計推出曆史研學遊、絲路尋蹤遊、紅色記憶遊、山水民俗遊、網紅打卡遊等産品線路,為省内外遊客休閑度假提供多元選擇。
發力“三個經濟” 打造向西開放新名片
西安港集裝箱中心站内,龍門吊正在吊運中歐班列(長安号)貨物 鄒星 攝
往返于中國與中亞、歐洲之間的中歐班列“長安号”,正在縮短中國許多城市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距離。
“長安号”開行7年來,每天都在上演新的故事:線路從1條增加到15條,列數從每周1列增加到每天12列,開行線路覆蓋至14個國家的44個城市。大到機械設備,小到柴米油鹽,越來越繁忙的中歐班列(長安号),有力促進了陝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貿往來。
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長安号”共開行1667列,是去年同期的2倍,運送貨物總重130.1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9倍。班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标穩居全國前列,已連續8個月蟬聯中歐班列質量評價指标全國第一,中歐班列長安号已成為全國中歐班列的主力軍之一。
2019年3月,《共建“一帶一路”(西安)陸海聯運大通道倡議》發布,提出發揮西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集散八方、輻射全國的地緣優勢,采取“公轉鐵”“水轉鐵”等聯程中轉或合作開行的方式,促進貨源向西安港集聚。
為充分發揮西安的地緣優勢,西安港與天津、青島、甯波、上海、深圳等沿海港口城市合作開行了陸海聯運班列。襄西歐、徐西歐、蚌西歐、冀西歐、廈西歐等集結班列已相繼開行,西安港與山西、福建、湖南等地已達成班列開行合作意向,将開行晉西歐、閩西歐、湘西歐等集結班列。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逐漸織線成網。
“當前,我們整合了鐵路、公路、航空、海運資源,全面融入全球港航體系,将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内29個省份的貨物在西安港集散分撥,中歐班列長安号已真正成為中國制造走出國門、絲路沿線國家特色産品進入中國的‘絲路使者’,成為服務全國向西開放,造福沿線人民的‘幸福班列’。”西安國際港務區港口局局長助理劉威如是說。
在推動中歐班列“長安号”高質量發展方面,西安港深化與大型央企合作,充分發揮央企貨源、網絡等資源優勢,合作開行中歐班列長安号公共班列,每天開行4班,2去2回,每列可節省綜合運費20萬元左右,進一步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服務效率。同時西安港加強了與青島、甯波、連雲港等沿海港口合作,吸引日韓等過境貨物利用中歐班列長安号開拓第三方國際市場,無縫對接全球航運體系。
“近年來,中歐班列‘長安号’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依托‘長安号’,跨境電商、加工貿易産業轉移成果也十分顯著。”劉威告訴記者,目前,中歐班列(西安-荷蘭)隆基綠能光伏産品專列、中歐班列(西安-俄羅斯克列斯特)濃縮果汁專列、中歐班列長安号跨境電商專列已順利開行,“長安号 跨境電商”模式也進入了常态化運行。網易考拉、蜜芽寶貝等電商龍頭落戶園區,并引進了二十餘家電子加工貿易企業落戶,産品出口至中亞、俄羅斯、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地。
伴随着嘹亮的汽笛聲,中歐班列“長安号”在新的貿易之路上來回穿梭,讓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搭上了發展的“快車”和“便車”。西安正在以昂首之姿不斷拓展着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未來的西安,必将在與世界的攜手中更加出彩。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原标題:《西安:從“曆史文化名城”到“一帶一路”開放之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