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課文前,先閱讀課文↓↓↓
《夏天裡的成長》原文
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
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不過夏天的長是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綠蔓,一天可以長出幾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裡聽聲音,在叭叭的聲響裡,一夜可以多出半節。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鮮花,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一塊白石頭,幾天不見,就長滿了苔藓;一片黃泥土,幾天不見,就變成了草坪菜畦。鄰家的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個把月不過來,再見面,它已經有了媽媽的一半大。
草長,樹木長,山是一天一天地變豐滿的。稻秧長,甘蔗長,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來。水長,瀑布長,河也是一天一天地變寬變深。俗話說:“不熱不長,不熱不大。’’随着太陽威力的增加,溫度的增加,什麼都在長。最熱的時候,連鐵路的鐵軌也長,把接茬地方的縫兒幾乎填滿。柏油路也軟綿綿的,像是高起來。
一過夏天,小學生有的成了中學生,中學生有的成了大學生。升級、跳班,快點兒,慢點兒,總是要長。北方農家的諺語說:“六月六,看谷秀。”又說:“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農作物到了該長的時候不長,或是長得太慢,就沒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盡量地用力地長。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梁容若,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标
知識與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
2.會寫9個生字,找出課文的中心句,理解為什麼說“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3.理清課文脈絡,大緻了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的。
過程與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合作探究,理解為什麼說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目标:
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後一句話的含義,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時間,積極争取知識、能力、經驗的增長,不能錯過時機,否則就會成為一事無成的人。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理解為什麼說“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了解作者寫作的順序,學習運用淺顯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都知道春天是萬物複蘇的季節,那我們知道夏天是什麼季節嗎?
學生讨論。
教師:夏天很熱,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因為熱脹冷縮,萬物需要熱量。你們先讀課文感受一下。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出示閱讀要求。
讀準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先圈起來,再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多讀幾次。遇到讀不懂的句子先畫出來。
2.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讀,正音,小組内交流詞語的意思,教師巡視中予以指導。
迅速 跳躍 豆棚 綠蔓 苞蕾 苔藓 菜畦 草坪 甘蔗 瀑布 縫隙 鐵軌 割谷 活生生 軟綿綿 諺語
教師邀請學生讀,師生共同評價。
教師指導識字方法:
根據形旁歸類識字:“苞、蕾、苔、藓、蔗”都是草字頭,與植物有關。
教師指導學習ABB式結構的詞語:
“活生生”和“軟綿綿”都是ABB式結構的詞語。其他ABB式結構的詞語還有亮晶晶、綠油油、黃澄澄、白花花、紅彤彤、白茫茫……
3.小組合作,再次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美。
教師:同學們,雖然這篇課文篇幅較短,但涉及的描寫對象非常多,你們多讀幾遍,對整篇課文就能很好地理解了。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學習提示。默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
(1)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誰在夏天裡成長嗎?
(2)圍繞這一中心句,作者寫了哪些事物?請在文中标示出來。
邀請學生回答:
中心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全文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方法指導:尋找文章中心句的方法。
教師明确:中心句是指文章中處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導作用,是文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也是概括段意的一種方法,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圍繞中心句寫的。我們在閱讀時找準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的主要内容。
依次邀請學生回答。
教師補充:要求做筆記,如何找中心句呢?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從題目去找。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題目就是中心句。
2、從總起句去找。文章開頭的總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内容。
3、從結尾去找。有些文章的結尾往往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4、從反複句中去找。有的文章為了突出某種意思并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某句話在文中反複出現,這句反複出現的話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5、從議論句中去找。文中議論處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議論句中的關鍵句就是中心句。
6、從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中去找。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這個句子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學生再次朗讀課文。
教師總結:本文表達了作者喜愛夏天,夏天非常熱烈,在火熱的夏天裡,萬物充滿生機。盡管有時熾熱的太陽會把大地烘烤得蔫頭耷腦的,但夏天的雨也很熱烈,一場大雨就能把暑熱沖刷得幹幹淨淨。夏天就是這樣一個豐富多彩、充滿激情的季節,在這樣的季節裡萬物迅速生長着,就怕錯過這個好時節。那從萬物的成長中我們又能學到些什麼呢?下節課我們再去仔細品讀,好好感知。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
(2)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感謝您看到最後,讓我的每一個文字都充滿了意義,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點一下“贊”,您也可以将文章“分享”給你的好友,歡迎“轉發”,有用記得“收藏”哦!謝謝您“關注”我,每天分享小學教學知識,感謝您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