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動脈血的采集難度比較大,一旦誤穿神經,後果不堪設想。桡動脈采血時,如何避免誤傷神經呢?跟"大内高手"學這7步......
呼吸内科幾名護士,動脈采血技術高超,功夫了得,以"一針見血"、"無痛"而聞名,連續收到患者及家屬的稱贊,患者送她們一個綽号——"大内高手"。
她們究竟是怎麼做到一針見血且無痛的呢?
下面就跟大家一起分享高手的秘笈!
與靜脈采血相比,動脈血的采集難度比較大,血管位置深,隻能靠護士觸摸,且周圍伴有神經,一旦誤穿神經,後果不堪設想。
桡動脈位于掌橫紋上兩指處。正中神經在其内側,桡神經在其後方,尺神經在其稍遠内後方。嚴格按操作規程及采血部位要求是避免出現神經損傷的關鍵!
圖:各神經支配的部位
1 采血部位的選擇
結合美國臨床實驗室标準協會(CLSI)動脈采血部位選擇标準,在股動脈、肱動脈、足背動脈、桡動脈中,首選桡動脈。
2 桡動脈穿刺優點
1、有側支循環---尺動脈。
2、易暴露,在手腕處,位置表淺。
3、不易滑脫,止血容易,易按壓。
4、不容易損傷神經。
3 具體方法
1、患者體位
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手掌朝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繃緊,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時使用腕枕保持角度和定位。
2、操作者站位
動脈血是離心血,采血時應确保針尖斜面朝向病人心髒方向,利于血液進入動脈采血針内。
為保證針尖向心,采集患者左上肢時,操作者應站在患者左側肢體内側。采集患者右上肢時,操作者應站在患者右側肢體外側 (簡稱“左内右外”)。
3、穿剌點确定
距離掌側第一橫紋三指的生理凹陷内,患者疼痛感降低的同時易于穿刺成功。
4、消毒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常規局部皮膚消毒兩遍,消毒區域以穿刺點為中心,直徑>5cm,自然待幹。
5、穿剌采血
桡動脈直徑約為0.36cm,我們找到腕部生理凹陷窩,持筆式進針(60-90°)穿刺,針頭斜面朝向患者心髒部位。待動脈血自動充盈采血器至預設位置後拔針。
6、按壓止血
拔針後立即用幹燥無菌紗布或棉球加壓按壓至少10min止血。
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藥物治療或凝血時間較長,應在穿刺部位保持更長時間的按壓,并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
7、标本處理
采完血後将血氣針上下颠倒5次,混勻在手掌中搓5秒,室溫下不超過15分鐘内送檢,0°下不超過30分鐘送檢,才能保證血氣結果的準确性!
美小護們,你學會了嗎?趕緊試試新方法,為患者朋友減輕痛苦吧!
來源:遵化人民醫院護理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微信号15011556826進行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