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異味,偶爾還出現水泛黃?”“一到用水高峰期水壓就緊張,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說起二次供水,在城市中并不鮮見,但大部分民衆卻不知道其含義,它是指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設施供水經儲存、加壓,通過管道供用戶或自用,主要為補償市政供水管線壓力不足,保障寓居、生活在高層的人群用水而建立。确保二次供水的水質安全、穩定可靠是城市面臨的共性問題,作為用水“最後一公裡”,二次供水事關千家萬戶。
梅州粵海水務有限公司秉持“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的發展理念,積極推動二次供水設施統建統管。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梅州粵海水務有限公司(下稱“梅州粵海水務”)秉持“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的發展理念,緻力于為當地群衆解決無水缺壓問題,在梅州老舊小區二次供水改造過程中獻智獻策,積極推動二次供水設施統建統管,協助地方政府提高二次供水建管規範化、标準化水平。
“我司高度重視城區二次供水管理工作,專門成立了二次供水建管中心,配置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從二供設施的建到管,對城區二供市場進行規範化建設和管理,緻力于為社會各界用戶提供高品質的二次供水服務,嚴格把好‘最後一公裡’用水安全關,推動梅州智慧水務發展,提升粵海水務品牌形象。”梅州粵海水務二次供水建管中心主任古俊表示。
從破題到解題▶▶
多措并舉緩解“供水難”
近日,筆者來到位于梅州城區的陶然居小區,泵房内部的二次供水設備正在運轉。小區物業技術人員介紹,該小區今年剛完成二次供水設備更換,居民的用水需求能得到基本保障。但由于前期未合理規劃,無法在小區内加建水箱,如遇管網搶修停水僅能維持供水半小時,也無法确保高峰期用水的順暢程度。
“十幾年前,這一片居住的人不多,市政供水能夠滿足大家的需求。随着城市發展,小區和周邊居民劇增,現在光我們這個小區就住着近萬人,人多了用水自然就緊張。”小區業主代表李珊道出了“供水難”的根本原因。
陶然居小區建于2000年前後,在梅州屬于“中年”小區,既未達到足以開展大規模二次供水改造的老舊程度,也不屬于新建小區,無法通過前期規劃改善二次供水效果。在梅州,與之情況類似的小區不在少數。
筆者了解到,梅州城區自2010年起普遍建設高樓層小區,随着城市的不斷發展,樓層也不斷“拔高”。而根據國家行業标準,市政供水壓力隻能到達4層左右,更高樓層的供水則必須增設二次供水設備。長期以來,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基本由樓盤開發商負責建設,并委托物業管理。老舊小區大多由業主自行加裝,沒有統一标準,管理不夠規範,且仍有相當一部分小區未配套裝二次供水設施,嚴重影響高層住戶用水。
以陶然居小區為例,因小區二次供水設施不完善,供水水壓不足,許多居民會在家中加裝“小蜜蜂”(小水泵)加壓抽水。但這樣一來不僅噪聲擾民,還影響了原本能夠正常用水的低樓層住戶,過度抽水導緻供水管道形成負壓,影響管網用水分配,存在着較大的供水安全隐患。
根據2019年梅州開展的城區二次供水情況摸底普查結果顯示,普查的1200多個小區中,僅206個小區建有二次供水設備,且普遍存在管網設計不合理、産品質量差、泵房管理不到位等諸多問題。
時至今日,由于許多老舊小區仍存在二次供水設施老舊、管道管材鏽蝕嚴重,生活用水與消防用水共用、存在水質安全風險,泵房環境衛生條件差、無安防監控系統、管理不專業等問題未能解決,導緻水質污染風險長期存在。
“許多存在二次供水困難的小區,我們都組織了人員到現場考察,并根據小區的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梅州粵海水務工程師張振傑說,“如陶然居小區空間不足,我們建議在小區外建設下沉式水池并對其設計圖紙進行審核修改,幫助其規範化建設二次供水設備。”
“在梅州粵海水務的支持指導下,下沉式水池目前正在建設中,建成後将通過低峰期儲水方式加強二次供水,進一步滿足居民的用水需求。”陶然居小區物業項目經理王志君說。
既安全又省心▶▶
群衆點贊改造成效
“水壓足、水質幹淨,不用再擔心洗澡沒水,也不需要再用渾濁的水煮飯。”居住在梅縣區文化城百福豪園小區的住戶黃先生表示,自從小區的二次供水設備經過改造後,一家人的心情一直很好,“以前家家戶戶加裝的小水泵使用效果遠遠沒有集中的供水設備好,現在每月多交一點點電費就能夠改善生活用水。”
“二次供水設備改造完成後,小區居民的幸福指數大大提升,最明顯的感受是大家交物業費時不再向我們抱怨用水問題了,這對我們開展日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小區物業負責人陳俊雄向筆者表示。
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備改造完成後,居民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南方 何苑妮 拍攝
這一轉變來源于一場老舊小區改造。
筆者了解到,該小區建于1995年,住着190戶居民。此前由于小區缺少加壓設施、管道老化等問題,“用水難”一直困擾着居民。近年來,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程江鎮政府投入約210萬元專項資金對文化城百福豪園小區進行改造,二次供水設備升級改造被納入其中,建設工作由梅州粵海水務有限公司負責。
因前期缺乏規範引導,各小區二次供水設施設計建設标準不一,質量千差萬别,二次供水管理單位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緻使二次供水的水質更易被污染。因此,二次供水設備是否按規定建設、設計及設備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二次供水水質、水壓和供水安全。
早在2015年,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城鎮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理确保水質安全的通知》,鼓勵供水企業對二次供水設施實施統建統管,解決城鎮供水“最後一公裡”的水質安全問題。
梅州粵海水務助理安全主任梁琪浩介紹,因文化城百福豪園小區空間有限,缺少足夠空間建設标準化泵房。為解決這類小區用水難題,梅州粵海水務對供水設備尺寸及排布空間進行優化,新增水箱和泵房,占地面積小、集成度高,規範化建設的同時使其具備标準化泵房的功能。
“目前,水箱日常清洗、維護工作由物業公司負責,每年需清洗2次并提供2份水質檢測報告,同時進一步規範水箱、泵房管理,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内,政府部門和供水企業工作人員也會定期進行檢查,全方位确保水質安全。”陳俊雄說。
智慧水務賦能▶▶
打造統建統管高品質工程
想要切實加強對城市二次供水的管理,持續保障二次供水安全,重點不僅在建,更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2021年,梅州出台《梅州城區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對梅州城區範圍内城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的設計、建設、運行維護及監督管理等環節進行規範。
《辦法》明确,二次供水設施工程屬于建設項目的配套工程,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施工、竣工驗收交付使用;供水企業負責協助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好二次供水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二次供水設施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向供水企業查明周邊地下供水管網情況,确定合理的二次供水設施設計方案。
《辦法》同時提到,新建二次供水設施的,鼓勵業主交由供水企業實施統建統管;現有二次供水設施查驗合格的,鼓勵業主或原管理單位将其委托給供水企業統一維護和管理。
在梅州粵海水務工作人員帶領下,筆者來到位于梅縣區一新建小區福萬家花園的地下停車場,該小區二次供水标準化泵房設在此處。走進内部可見,泵房采用幹濕分離,水箱及智慧水務設備已建設完成,分布于幹區和濕區,牆上布有吸音孔,以進一步降低設備運行音量。
由梅州粵海水務有限公司承建的标準化泵房。 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由梅州粵海水務有限公司承建的标準化泵房均根據小區層數、戶數量身定制,采取全封閉管理,由工作人員定期巡檢。梅州粵海水務在福萬家花園小區項目建設前期便提前介入,參與泵房選址規劃,對二次供水設施實行統一标準建設、對二次供水實行統一管理,實現“建管一體,專業運營”。
泵房内設置1号、2号兩個水箱,以便水箱清洗時進行輪替工作,保障住戶正常用水。泵房内的智慧水務設備則對水質、水壓等數據進行在線監測,設備将對采集到的數據情況進行實時傳輸,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泵房也能夠智能高效運行。
“目前,由梅州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建設的标準化二次供水設備已經在梅州20多個小區投入使用,建立起統一的管理标準和流程,改變過去二次供水設備‘沒人管、不會管’的局面,進一步保障供水安全,也為梅州城區小區二次供水設備的建設、管理提供了經驗和樣闆。”古俊表示。
原标題:
梅州粵海水務有限公司積極推進二次供水規範化管理
從“供上水”到“供好水” 守護群衆用水安全
【來源】南方日報·梅州觀察
【撰文】何苑妮 李贊文
【作者】 何苑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