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模式
日本80年代末貨币超發,經濟增速卻在放緩,但由于日本央行的幹預,日元繼續升值,導緻日本房地産資産被嚴重高估,日本政府勢必要向市場均衡回歸,而向市場回歸有兩種途徑,一是日元對外貶值,二是緊縮貨币使資産的本币價格下降。迫于通脹和貶值壓力,日本央行選擇大幅提高利率、緊縮貨币供給,保證日元彙率的基本穩定,但最終導緻股市和樓市泡沫的相繼破滅。
2、俄羅斯模式
2008年前,俄羅斯也面臨貨币超發的問題,M2和名義GDP增速之間的差距最高達40個百分點。過剩的流動性也導緻俄羅斯樓市大漲,但俄羅斯選擇退讓彙率貶值,一年之内盧布對美元貶值幅度最高達百分之三十四,之後盧布對美元又大幅貶值,繼續釋放風險。俄羅斯房價在經曆暴漲後卻保持穩定,沒有出現崩盤現象,但是彙率卻一貶再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