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鏡明
題丨王朔評郭德綱:老活新說,有相聲的‘玩意’在!那‘玩意’指什麼
王朔評郭德綱:雖然隻看過一些片段,但知道他有相聲的‘玩意’在
嘴強王者王朔,一直在大衆面前保持着怼天怼地怼空氣的神奇狀态。然而,最令大衆稱奇的是,在王朔所怼的人裡面,幾乎都被他說中、看透了,例如馮小剛的欺下媚上,白岩松骨子裡的做作等。而在王朔肯定的少數人群中,居然有郭德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王朔肯定的人群中,幾乎都是他現實中的朋友,或是古人;而郭德綱除外!
當然,在這裡必須要強調的是:王朔的評判标準并非是完全正确的标準,僅代表着他個人的觀點。至于這個觀點,能否博得你的同意,就需要看大家的三觀是否一緻了。在面對主持人的提問時,王朔說道“郭德綱,好啊!他屬于老活新說,比新活新說強,是有相聲的玩意在裡面的。”那麼,問題來了,相聲的“玩意”是什麼呢?
這個“玩意”是什麼,一千個觀衆裡面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過,根據郭德綱曾數次自稱“曼倩傳人”的舉動來看,不難發現其中的奧秘。為什麼,其他的相聲藝人,沒有或者是沒被人提出有相聲的“玩意”在?這和郭德綱之間的區别在哪裡?相佐證其他相聲藝人自稱“窮不怕傳人”的言辭,便可從中發現些什麼!
在清同治、光緒年間,與韓麻子、醋溺膏、盆秃子、醜孫子、田瘸子、鼻嗡子、常傻子等七位藝人稱為第一波“天橋八大怪”。說白了,窮不怕朱紹文是相聲這種表演藝術形式的奠基人,因為有了窮不怕,才有的“撂地相聲”這個行當的發揚光大。
至于朱紹文為什麼藝名取做“窮不怕”也十分的有意思,因為每當朱紹文撂地表演的時候,都會帶着一副寫着“滿腹文章窮不怕,五車書史落地貧”竹闆。由此,才落下一個“窮不怕”的藝名。
曼倩,是西漢著名文學家東方朔的字。對于這個人物,相信看過由黃曉明主演的《漢武大帝》的朋友,就大多不會陌生,裡面由陳道明扮演的角色就是他——一個說笑話起家的男優!至于為什麼叫“男優”呢?正是相聲裡面的“玩意”之所在!
文字遊戲,不外乎三種:第一種,是用文字開玩笑的,叫做“諧”;第二種,是用文字捉迷藏的,叫做“隐”,也叫作“謎”;最後一種,是用文字組成意義很滑稽而聲音很圓潤的圖案。而“諧”就是“說笑話”,既是喜劇的雛形,又是相聲的雛形!而這裡面的“玩意”便是“諧趣”精神!而以此為職業者,便稱作“優”。
千萬不要小看“文字遊戲”,有時候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都全靠着他來進行周旋,如腦筋急轉彎、猜字謎等;而“說笑話”的作用則是調節氣氛,例如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常常都會設計一個占比較大的“優”的角色,跟在王侯的身後,偶爾說個笑話什麼的,來逗一逗大夥開心。
包括當今所倡導的“和諧社會”中的“諧”字,應該就是“諧趣”精神的意思,因為團結社會最好的力量,應該就是諧笑。文學評論家劉勰對于“諧”的解釋為“諧之言皆也;詞淺會俗,皆悅笑也。”由此,可以視作緩和緊張氛圍以及不良情緒的良藥。
綜述,郭德綱之所以能俗能雅,能夠雅俗共賞的要義之所在,便是牢牢的抓住了相聲的“玩意”在裡面,也就是“諧趣”精神,以遊戲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醜陋粗鄙當做一種有趣的意象去解讀,去欣賞!
1)李敖、王朔都看不起金庸,就連德國人都說:金庸在寫作上是種倒退
2)白岩松諷王朔:原以為他也就評價老舍、魯迅,沒想到把槍口指向我
3)王朔評白岩松:自以為的真誠,不過是骨子裡的做作,沒有過人見解
4)王朔評餘華:《活着》寫不過《活鬼》,苦難比不過閻連科、劉震雲
6)王朔評馮小剛:欺下必媚上!唯成功論的投機主義者,殿堂裡的小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