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1 11:51:12

  從即日起我們與大家分享2023年一級建造師《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的章節考點詳解和預測,根據考試大綱列出可能出題的知識點,讓大家快速有效的進行章節考點的複習,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考,加油夥伴們,2023我們一起通關機電工程專業的實務考試吧。

  1H413061 自動化儀表設備安裝要求一、取源部件安裝要求 取源部件安裝包括:溫度取源部件、壓力取源部件、流量取源部件、物位取源部件、分析取源部件安裝等。

  1.取源部件安裝的一般規定

  (1)取源部件的結構尺寸、材質和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

  (2)設備上的取源部件應在設備制造時同時安裝。管道上的取源部件應在管道預制、安裝時同時安裝。

  (3)在設備或管道上安裝取源部件的開孔和焊接工作,必須在設備或管道的防腐、襯裡和壓力試驗前進行。在高壓、合金鋼、有色金屬設備和管道上開孔時,應采用機械加工的方法。

  (4)安裝取源部件時,不應在設備或管道的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及焊接。取源閥門與設備或管道的連接不宜采用卡套式接頭。當設備及管道有絕熱層時,安裝的取源部件應露出絕熱層外。

  (5)在砌體和混凝土澆築體上安裝的取源部件,應在砌築或澆築的同時埋入。埋設深度、露出長度應符合設計和工藝要求,當無法同時安裝時,應預留安裝孔。安裝孔周圍應按設計文件規定的材料填充密實,封堵嚴密。

  (6)取源部件安裝完畢後,應與設備和管道同時進行壓力試驗。

  [題型]關于自動化儀表取源部件的安裝要求,正确的是(B)。

  A.合金鋼管道上取源部件的開孔采用氣割加工

  B.取源部件安裝後應與管道同時進行壓力試驗

  C.絕熱管道上安裝的取源部件不應露出絕熱層

  D.取源閥門與管道的連接應采用卡套式接頭

  2.溫度取源部件安裝

  (1)溫度取源部件與管道垂直安裝時,取源部件軸線應與管道軸線垂直;

  與管道呈傾斜角度安裝時,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軸線應與管道軸線相交;

  在管道的拐彎處安裝時,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軸線應與管道軸線相重合。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自動化儀表工程安裝技術)(1)

  3.壓力取源部件安裝

  (1)壓力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被測物料流束穩定的位置,其端部不應超出設備或管道的内壁。

  (2)壓力取源部件與溫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時,應安裝在溫度取源部件的上遊側。(秒記:壓上遊)

  (3)當檢測帶有灰塵、固體顆粒或沉澱物等混濁物料的壓力時,在垂直和傾斜的設備和管道上,取源部件應傾斜向上安裝,在水平管道上宜順物料流束成銳角安裝。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自動化儀表工程安裝技術)(2)

  (4)在水平和傾斜的管道上安裝壓力取源部件時,取壓點的方位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測量氣體壓力時,應在管道的上半部;

  測量液體壓力時,應在管道的下半部與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夾角範圍内。

  ②測量蒸汽壓力時,應在管道的上半部,以及下半部與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夾角範圍内。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自動化儀表工程安裝技術)(3)

  4.流量取源部件安裝

  (1)流量取源部件上、下遊直管段的最小長度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在規定的直管段最小長度範圍内,不得設置其他取源部件或檢測元件,直管段内表面應清潔,無凹坑或凸出物。

  (2)在節流件的上遊安裝溫度計時,溫度計與節流件間的直管段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當溫度計插套或套管直徑小于或等于0.03D(D為管道内徑)時,不應小于5D;

  ②當溫度計插套或套管直徑在0.03D和0.13D之間時,不應小于20D。

  (3)在節流件的下遊安裝溫度計時,溫度計與節流件間的直管段距離不應小于管道内徑的5倍。

  (4)在水平和傾斜的管道上安裝節流裝置時,取壓口的方位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測量氣體流量時,應在管道的上半部;

  ②測量液體流量時,應在管道的下半部與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夾角範圍内;

  ③測量蒸汽流量時,應在管道的上半部與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夾角範圍内。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自動化儀表工程安裝技術)(4)

  (5)孔闆或噴嘴采用單獨鑽孔的角接取壓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上、下遊側取壓孔軸線,分别與孔闆或噴嘴上、下遊側端面間的距離,應等于取壓孔直徑的1/2;

  ②取壓孔的直徑宜為4~10mm,上、下遊側取壓孔直徑應相等;

  ③取壓孔軸線應與管道軸線垂直相交。

  (6)孔闆采用法蘭取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上、下遊側取壓孔的軸線分别與上、下遊側端面間的距離,應符合規範規定;

  ②取壓孔的軸線,應與管道的軸線垂直相交,上 、下遊側取壓孔的直徑應相等。

  (7)采用均壓環取壓時,取壓孔應在同一截面上均勻設置,且上、下遊取壓孔的數量應相等。

  (8)皮托管、均速管等流量檢測元件的取源部件的軸線,應與管道軸線垂直相交。

  5.物位取源部件安裝

  (1)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物位變化靈敏,且檢測元件不應受到沖擊的部位。

  6.分析取源部件安裝

  (1)分析取源部件應安裝在壓力穩定、能靈敏反映真實成分變化和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樣品的位置

  (3)在水平和傾斜的管道上安裝分析取源部件時,安裝方位與安裝壓力取源部件的要求相同。

  [題型]下列關于自動化儀表說法錯誤的是(BE)。

  A.直接安裝在管道上的取源部件應随同設備或管道系統進行壓力試驗。

  B.溫度取源部件在壓力取源部件的上遊側。

  C.安裝取源部件的開孔與焊接必須在工藝管道或設備的防腐、襯裡、吹掃和壓力試驗前進行。

  D.當取源部件設置在管道的下半部與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夾角範圍内時,其測量的參數可以是蒸汽壓力。

  E.當取源部件設置在管道的上半部與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夾角範圍内時,其測量的參數可以是液體流量。

  [題型]在設備機房施工期間,現場監理工程師發現某工藝管道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如圖所示,認為該安裝位置不符合規範要求,要求項目部整改。

  [問題]圖中氣體管道壓力表與溫度表取源部件位置是否正确?說明理由。蒸汽管道的壓力表取壓點安裝方位有何要求?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自動化儀表工程安裝技術)(5)

  [答案]

  (1)氣體管道壓力表與溫度取源部件位置不正确。

  理由:壓力取源部件應安裝在溫度取源部件的上遊側。

  (2)測量蒸汽壓力時,取壓點的方位在管道的上半部,或者下半部與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夾角的範圍内。

  [題型]取源部件到貨後,工程公司進行取源部件的安裝。壓力取源部件的取壓點選擇範圍(見圖2-1),溫度取源部件在管道上開孔焊接安裝(見圖2-2),在準備系統水壓試驗時,溫度取源部件的安裝被監理要求整改。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自動化儀表工程安裝技術)(6)

  [問題]1.圖2-1的取壓點範圍适用何種介質管道?說明溫度取源部件安裝被監理要求整改的理由。

  [答案]

  (1)蒸汽介質的管道。

  (2)理由1:溫度取源部件順着物料流向安裝不正确。

  正确做法1:溫度取源部件與管道呈傾斜角度安裝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軸線應與管道軸線相交。

  理由2:溫度取源部件在管道的焊縫上開孔焊接不正确。

  正确做法2:安裝取源部件時,不應在設備或管道的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及焊接。

  [題型]在水泵施工質量驗收時,監理人員指出水泵的進水管接頭和壓力表安裝存在質量問題(見圖1水泵安裝示意圖),要求施工人員返工,返工後質量驗收合格。

  二、儀表設備安裝要求 儀表設備是指儀表盤(櫃 、箱)、溫度檢測儀表、壓力檢測表、流量檢測儀表、物位檢測儀表、機械量檢測儀表、成分分析和物性檢測儀表、執行器等。

  [題型]自動化儀表中,不屬于現場儀表設備的是(D)。

  A.溫度檢測儀表B.壓力檢測儀表C.物位檢測儀表D.功率檢測儀表

  1.儀表設備安裝的一般要求

  (4)直接安裝在管道上的儀表,宜在管道吹掃後安裝,當必須與管道同時安裝時,在管道吹掃前應将儀表拆下。

  (5)直接安裝在設備或管道上的儀表在安裝完畢應進行壓力試驗。

  4.壓力檢測儀表安裝

  (1)測量低壓的壓力表或變送器的安裝高度,宜與取壓點的高度一緻。

  (2)測量高壓的壓力表安裝在操作崗位附近時,宜距操作面1.8m以上,或在儀表正面加保護罩。

  (3)現場安裝的壓力表,不應固定在有強烈振動的設備或管道上。

  5.流量檢測儀表安裝

  (2)流量計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

  ①渦輪流量計和渦街流量計的信号線應使用屏蔽線,其上、下遊直管段的長度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

  ②質量流量計應安裝于被測流體完全充滿的水平管道上。測測量氣體時,箱體應置于管道上方,測量液體時,箱體應置于管道下方。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自動化儀表工程安裝技術)(7)

  ③電磁流量計安裝:流量計外殼、被測流體和管道連接法蘭之間應等電位接地連接;

  在垂直的管道上安裝時,被測流體的流向應自下而上,

  在水平的管道上安裝時,兩個測量電極不應在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2023一建機電實務口訣(自動化儀表工程安裝技術)(8)

  流量計上遊直管段長度和安裝支撐方式應符合設計文件規定。

  ④超聲波流量計上、下遊直管段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對于水平管道,換能器的位置應在與水平直線成45°夾角的範圍内;被測管道内壁不應有影響測量精度的結垢層或塗層。

  6.物位檢測儀表安裝

  (1)浮筒液位計的安裝應使浮筒呈垂直狀态,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mm,浮筒中心應處于正常操作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

  7.機械量檢測儀表安裝

  電阻應變式稱重儀表的負荷傳感器應安裝為垂直狀态,傳感器的主軸線應與加荷軸線相重合,各個傳感器的受力應均勻。

  8.成分分析和物性檢測儀表安裝

  (2)可燃氣體檢測器和有毒氣體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根據所檢測氣體的密度确定。

  1H413062 自動化儀表線路及管路安裝要求一、自動化儀表線路安裝要求 1.儀表線路安裝的一般要求

  ①電纜電線敷設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和導通檢查,并應用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5MΩ。

  ②當線路周圍環境溫度超過65℃時應采取隔熱措施;當線路附近有火源時,應采取防火措施。

  ③線路不得敷設在易受機械損傷、腐蝕性物質排放、潮濕 、強磁場和強靜電場幹擾的位置。

  ④線路不宜敷設在高溫設備和管道上方,也不宜敷設在具有腐蝕性液體的設備和管道的下方;線路與絕熱的設備及管道絕熱層之間的距離應大于或等于200mm, 與其他設備和管道之間的距離應大于或等于150mm。

  ⑤電纜不應有中間接頭,當需要中間接頭時,應在接線箱或接線盒内接線,接頭宜采用壓接;當采用焊接時,應采用無腐蝕性焊藥。補償導線應采用壓接。同軸電纜和高頻電纜應采用專用接頭。

  ⑥線路敷設完畢,要測量電纜電線的絕緣電阻。并應進行校線和标号,在線路終端處,應加标志牌。

  3.電纜、電線及光纜敷設

  ①敷設塑料絕緣電纜時環境溫度要求不低于0℃, 敷設橡皮絕緣電纜時環境溫度要求不低于-15℃。

  ②補償導線應穿電纜導管或在電纜橋架内敷設,不得直接埋地敷設。當補償導線與測量儀表之間不采用切換開關或冷端溫度補償器時,宜将補償導線和儀表直接連接。

  ③同軸電纜和高頻電纜的連接應采用專用接頭。

  ④在光纖連接前和光纖連接後均應對光纖進行測試;光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光纜外徑的15倍;光纜敷設完畢,光纜端頭應做密封防潮處理。

  ⑤在電纜橋架内,交流電源線路和儀表信号線路應用金屬隔闆隔開敷設。

  ⑥明敷設的儀表信号線路與具有強磁場和強靜電場的電氣設備之間的淨距離宜大于1.50m;當采用屏蔽電纜或穿金屬電纜導管以及金屬槽式電纜橋架内敷設時,宜大于0.80m。

  ⑦儀表信号線路、儀表供電線路、安全聯鎖線路、補償導線及本質安全型儀表線路和其他特殊儀表線路,應分别采用各自的電纜導管。

  ⑧信号回路的接地點,應在顯示儀表側,當采用接地型熱電偶和檢測元件已接地的儀表時,在顯示儀表側不應再接地。

  5.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的儀表線路及儀表裝置施工

  (1)防爆設備必須有銘牌和防爆标識,并應在銘牌上标明國家授權的機構頒發的防爆合格證編号。

  (2)防爆儀表和電氣設備引入電纜時,應采用防爆密封圈密封或用密封填料進行封固,外殼上多餘的孔應做防爆密封,彈性密封圈的一個孔應密封一根電纜。

  (3)電纜橋架或電纜溝道通過不同等級的爆炸危險區域的分隔間壁時,在分隔間壁處必須做充填密封。

  (4)安裝在爆炸危險區域的電纜導管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電纜導管之間及電纜導管與接線箱(盒)、穿線盒之間,應采用螺紋連接,螺紋有效齧合部分不應少于5扣,螺紋處應塗電力複合脂,不得使用麻、絕緣膠帶、塗料等,并應用鎖緊螺母鎖緊,連接處應保證良好的電氣連續性。

  二、自動化儀表管路安裝要求 1.儀表管路安裝的一般要求

  (7)高壓鋼管的彎曲半徑宜大于管子外徑的5倍,

  其他金屬管的彎曲半徑宜大于管子外徑的3.5倍,

  塑料管的彎曲半徑宜大于管子外徑的4.5倍。

  2.測量管道安裝

  (2)測量管道與高溫設備、管道連接時以及低溫管道敷設時,應采取熱膨脹補償措施。

  (3)測量差壓的正壓管和負壓管應安裝在環境溫度相同的位置。

  (4)當測量管道與玻璃管微壓計連接時,應采用軟管。

  (4)管道與軟管的連接處,應高出儀表接頭150~200mm。

  3.氣動信号管道安裝

  (1)氣動信号管道應采用紫銅管、不鏽鋼管或聚乙烯、尼龍管。

  (2)氣動信号管道安裝無法避免中間接頭時,應采用卡套式接頭連接;氣動信号管道終端應配裝可拆卸的活動連接件。

  4.氣源管道安裝

  (1)氣源管道采用鍍鋅鋼管時,應用螺紋連接,拐彎處應采用彎頭,連接處應密封,纏繞密封帶或塗抹密封膠時,不得使其進入管内;采用無縫鋼管時,應焊接連接,焊接時焊渣不得落入管内。

  (2)氣源管道末端和集液處應有排污閥,排污管口應遠離儀表、電氣設備和線路。水平幹管上的支管引出口應在幹管的上方。

  (3)氣源系統安裝完畢後應進行吹掃,吹掃氣應使用合格的儀表空氣,先吹總管,再吹幹管、支管及接至各儀表的管道。

  (4)氣源裝置使用前,應按設計文件規定整定氣源壓力值。

  6.儀表管路管道試驗

  (1)水壓試驗介質應使用潔淨水,奧氏體不鏽鋼管道進行試驗時,水中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25ppm。在環境溫度5℃以下進行試驗時,應采取防凍措施。

  (2)液壓試驗的壓力應為設計壓力的1.5倍。當達到試驗壓力後,應穩壓l0min,再将試驗壓力降至設計壓力,穩壓l0min,應無壓降,并應無滲漏。

  (3)氣壓試驗介質應使用空氣或氮氣,試驗溫度嚴禁接近管道材料的脆性轉變溫度。

  (4)氣壓試驗的壓力應為設計壓力的1.15倍,試驗時應逐步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後,應穩壓l0min,再将試驗壓力降至設計壓力,應穩壓5min,采用發泡劑檢驗應無洩漏。

  (5)真空管道壓力試驗應采用0.2MPa氣壓試驗壓力。達到試驗壓力後,穩壓15min,采用發泡劑檢驗應無洩漏。

  (6)測量和輸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的儀表管道,必須進行管道壓力試驗和洩漏性試驗。

  (7)當工藝系統規定要求進行真空度或洩漏性試驗時,其内的儀表管道系統應與工藝系統一起進行試驗。

  (8)儀表氣源管道、氣動信号管道或設計壓力小于或等于0.6MPa的儀表管道,宜采用氣體作為試驗介質。

  三、儀表管路脫脂要求 1.脫脂施工的一般要求

  (1)脫脂溶劑的選用

  ①金屬件的脫脂應選用工業用二氯乙烷、四氯乙烯;

  ②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的脫脂應選用工業用三氯乙烯;

  ③鋁制品的脫脂應選用10%的氫氧化鈉溶液;

  ④工作物料為濃硝酸的儀表、控制閥、管子和其他管道組成件的脫脂應選用65%的濃硝酸。

  (2)脫脂注意事項

  1)當采用二氯乙烷、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脫脂時,脫脂件應幹燥、無水分。

  2)接觸脫脂件的工具、量具及儀器應經脫脂合格後再使用。

  3)脫脂合格的儀表、控制閥、管子和其他管道組成件應封閉保存,并應加設标識;安裝時嚴禁被油污染。

  2.脫脂方法

  ③有明顯鏽蝕的管道部位,應先除鏽再脫脂。

  ②采用擦洗法脫脂時,應使用不易脫落纖維的布或絲綢,不得使用棉紗。脫脂後, 脫脂件上嚴禁附着纖維。

  ③當用蒸汽吹洗脫脂件時,應将顆粒度小于1mm的數粒純樟腦放入蒸汽冷凝液内,樟腦在冷凝液表面應不停旋轉。

  ④當用濃硝酸脫脂時,濃硝酸中所含有機物的總量不應超過0.03%。

  3.脫脂合格要求

  ①當用清潔幹燥的白濾紙擦洗脫脂件表面時,紙上應無油迹。

  ②當用紫外線燈照射脫脂表面時,應無紫藍熒光。

  [題型]當儀表管路脫脂時,黑色金屬的脫脂應采用(C)。

  A.二氯乙烷B.四氯乙烯C.三氯乙烯D.氫氧化鈉溶液

  四、儀表設備接地要求 1.儀表管路接地一般要求

  ①供電電壓高于36V的現場儀表的外殼,儀表 盤、櫃、箱、支架、底座等正常不帶電的金屬部分,均應做保護接地。

  ②各儀表回路應隻有一個信号回路接地點。信号回路的接地點應在顯示儀表側,當采用接地型熱電偶和檢測元件已接地的儀表時,在顯示儀表側不應再接地。

  ③在中間接線箱内,主電纜分屏蔽層應用端子将對應的二次電纜屏蔽層進行連接,不同的屏蔽層應分别連接,不應混接,并應絕緣。

  ④儀表及控制系統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應共用接地裝置。

  ⑤儀表保護接地系統應接到電氣工程低壓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網上,連接應牢固可靠,不應串聯接地。

  ⑥接地系統的連線應采用銅芯絕緣電線或電纜,并應采用鍍鋅螺栓緊固。儀表盤、櫃、箱内的接地彙流排應采用銅材,并應采用絕緣支架固定。接地總幹線與接地體之間應采用焊接。

  ⑦當控制室、機櫃室内的接地幹線采用扁鋼時,應進行絕緣,并應絕緣到接地裝置連接點。

  2.DCS系統接地要求

  DCS系統的接地有三部分:系統電源接地、信号屏蔽接地、機櫃安全接地,在DCS機櫃内安裝有三塊接地銅排,分别與三個接地對應。三根銅排在DCS系統内互相絕緣。每根銅排要求各自獨立連接到電氣全廠接地網上,中間無其他系統的地線接入。

  1H413063 自動化儀表的調試要求一、自動化儀表調試的一般要求 4.儀表校準和試驗用的标準儀器儀表應具備有效的計量檢定合格證明,其基本誤差的絕對值不宜超過被校準儀表基本誤差絕對值的1/3。

  7.單台儀表的校準點應在儀表全量程範圍内均勻選取,一般不應少于5點;回路試驗時,儀表校準點不應少于3點。

  二、單台儀表的校準和試驗 5.控制閥和執行機構的試驗

  (1)閥體壓力試驗和閥座密封試驗等項目,可對制造廠出具的産品合格證明和試驗報告進行驗證,對事故切斷閥應進行閥座密封試驗。

  (2)應進行膜頭、缸體洩漏性試驗以及行程試驗。

  (3)事故切斷閥和設計規定了全行程時間的閥門,應進行全行程時間試驗。

  9.變送器、轉換器應進行輸入輸出特性試驗和校準。其準确精度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輸入輸出信号範圍和類型應與名牌标識、設計文件規定一緻,并應與顯示儀表配套,還應按設計文件和使用要求進行零點、量程調整和零點遷移調整。

  三、儀表電源設備試驗 ①電源設備的帶電部分與金屬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當采用500V兆歐表測量時,不應小于5MΩ。

  ②電源設備應進行輸出特性檢查。

  ③不間斷電源應進行自動切換性能試驗。

  四、綜合控制系統的試驗 1.綜合控制系統應在回路試驗和系統試驗前在控制室内對系統本身進行試驗。

  五、回路試驗和系統試驗 1.回路試驗應根據現場情況和回路的複雜程度,按回路位号和信号類型合理安排。

  2.綜合控制系統可先在控制室内以與就地線路相連的輸入輸出端為界進行回路試驗,再與現場儀表連接進行整個回路的試驗。

  3.檢測回路試驗:

  (1)在檢測回路的信号輸入端輸入模拟被測變量的标準信号,回路的顯示儀表部分的示值誤差,不應超過回路内各單台儀表允許基本誤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

  (2)溫度檢測回路可在檢測元件的輸出端向回路輸入電阻值或毫伏值模拟信号。

  (3)當現場不具備模拟被測變量信号的回路時,應在其可模拟輸入信号的最前端輸入信号進行回路試驗。

  4.控制回路的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控制器和執行器的作用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

  ②通過控制器或操作站的輸出向執行器發送控制信号,檢査執行器的全行程動作方向和位置應正确。執行器帶有定位器時應同時試驗。

  ③當控制器或操作站上有執行器的開度和起點、終點信号顯示時,應同時進行檢查和試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