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冰與火之歌取景

冰與火之歌取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17:32:28

今日,由楊蕊導演,王紫逸、多布傑、洛桑念紮、楊秀措、阿旺仁青、紮西德勒、洛桑達瓦主演,将于12月12日上映的電影《金珠瑪米》曝光了主題曲MV。

電影的主題曲叫《戀人》,戀人不僅是講述電影中人物“疤面雪鷹”及央金之間的愛情故事,更是暗喻了兩個民族之間的關系。

冰與火之歌取景(藏地冰與火之歌)1

首先來看下歌詞“風已過江,洶濤破岸,卷走滿地傷。黑暗深淵唯一有光,忍住驚天歎。嗚嗚啊,裂馬長嘶喊。嗚嗚啊,雲高散無端。萬物環顧,陽光哀鳴,等山河流轉。無情淬取,有情煉出,浮華的時代。狂風吹亂你的美,為人間悲贖罪。有愛放縱有人痛,有萬聲默流空。”

MV中電影畫面和演唱者千撒烏呷的舞動畫面交織在一起,讓人有一種時空交錯之感,在千撒烏呷空靈的歌聲裡,時空流轉,聽者仿佛被帶回了那個青藏高原上風雲變幻的年代,成了事件的親曆者,和蒼天、大地、群山、秃鹫一起見證了西藏兩個時代的交替,見證了青藏高原上漢藏兒女的愛恨情仇,見證了時代變幻中一群普通人喜怒哀樂。

冰與火之歌取景(藏地冰與火之歌)2

演唱者千撒烏呷是一名彜族青年歌手,生于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是彜族流行音樂教父“老鷹”吉克曲布的弟子。千撒烏呷的聲線音域寬廣,可塑性強,既有細弱抽絲的美,也有風起潮湧般的力量,她将歌曲中細膩纏綿的人物情感和時代變幻的風起雲湧都用聲音表現出來,再配上楊蕊導演的作詞,讓聽者從音樂中聽出了《金珠瑪米》這樣一個傳奇的故事。

冰與火之歌取景(藏地冰與火之歌)3

《戀人》的作曲是彜族流行音樂教父老鷹——吉克曲布創作的,他出生在四川大涼山美姑河畔,《走出大涼山》《七月火把節》《離開家的孩子》《忠貞》等都出自教父之手。吉克曲布出生于畢摩(祭司)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其詞曲創作也多得于自身深厚的彜族文化熏陶。從歌手到演員,成功轉型成幕後老闆培養接班人,可以說“老鷹”吉克曲布從上世紀90年代初出道,從一個傳奇跳躍到另一個傳奇的藝術人生。

冰與火之歌取景(藏地冰與火之歌)4

藏東高原上的愛恨情仇傳奇故事

“我們藏人愛女人,是放在鞭子下打的,也是放在心口裡疼的。”MV的開頭就是疤面雪鷹在電影裡的愛情宣言,在成為土匪疤面雪鷹之前,他隻是個獵人的兒子占堆,因為獵人兒子的卑賤身份受盡村寨裡其他人的冷眼,也因為和央金相戀,更被頭人趕走。雖然愛着青梅竹馬的央金,但害怕自己無法給她幸福,因此不敢去找她,自己卻因為思念她白了頭發。

冰與火之歌取景(藏地冰與火之歌)5

電影中央金這個角色周旋于三個男人之間,頭人對她來講是一種欲望,一種占有,但也是對不卑不亢的她有真正感情的。

土匪占堆是央金青梅竹馬的,占堆離開後央金以為他死了。央金和解放軍之間的感情是朦胧的,她在華山身上看到了占堆的影子。當央金發現占堆并沒死,她的内心就陷入掙紮矛盾之中,在經曆一番糾結之後,她選擇了和占堆浪迹天涯,也算是為這段傳奇的愛情書寫了一個美好的結局。

冰與火之歌取景(藏地冰與火之歌)6

以“戀人”關系比喻兩個民族的碰撞

也許有人會感到奇怪,電影的主線并不是愛情,為什麼片尾曲會叫《戀人》呢?談到主題曲的創作思路,導演解釋道,這首歌除了表面上在講述電影裡的愛情故事,實際上也在闡述着漢藏兩個民族之間的關系

兩個民族的關系像兩個戀人關系一樣,在最初相遇的時候都會釋放出美好,有各自怦然心動的東西才會結合在一起,但是最後經曆了磕磕碰碰,在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的撕扯,很多的誤解,這個時候,希望大家能夠回到人性最美好的那個時刻,回到最初相遇的那個時刻去,這就是片尾曲的目的。

冰與火之歌取景(藏地冰與火之歌)7

電影《金珠瑪米》講述的是發生在中國最後一個未開放地區西藏昌都的戰争與愛情傳奇故事。一個傳奇故事發生在一片神奇詭秘的土地上,這種植根于自然的真實環境發生的故事更加稱奇,堪稱“藏地冰與火之歌”,令人愈加期待。本片由昌都市康延川文化産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樹樹樹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拉薩通泰投資有限公司等公司投資,将于2017年12月12日全國熱血上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