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動物的分類中,其中一種分類是以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來分。很多人對于這兩個概念不太理解,可能會從字面認為:恒溫就是溫度保持不變的動物;變溫就是溫度經常變化的動物。但這兩個詞真的是這個意思嗎?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怎麼區分?你覺得企鵝是恒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一起來了解。
企鵝是恒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
恒溫動物。恒溫動物(溫血動物)在動物學中指的是那些能夠調節自身體溫的動物,它們的活動性并不像冷血動物(變溫動物)那樣依賴外界溫度。在鳥和哺乳動物會通過新陳代謝産生穩定的體溫。這體現于基礎代謝率上。溫血動物(恒溫動物)的基礎代謝率遠高于冷血動物(變溫動物)。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保證體溫的恒定,并且能在外界環境溫度升高的狀态下排出熱量。這通常通過液體的蒸發實現,如人類的汗和狗的喘息,還有貓在夏季的舔舐。
動物界中如鳥類和哺乳類,它們均為溫血動物,即體溫不随着環境的溫度而改變的定溫動物,這種溫血動物我們稱為恒溫動物。相對于恒溫動物者為變溫動物,其體溫随着環境溫度而做調節,又稱冷血動物。
恒溫動物為保持體溫,适應環境溫度的變化,在生理、形态及行為上産生不同的适應。恒溫動物中血液和循環系統是體溫維持的重要組織。恒溫動物在大腦下方有體溫調節中樞,由這個中樞有神經通到全身血管壁之中的肌肉,當溫度升高後,血液流過該中樞增多時,刺激了中樞使其發出抑制的動作,由神經傳到全身血管的肌肉使血管舒張,結果更多的血液流向皮膚的血管,而把熱發散出去。人們都有在熱天出汗的經驗,即是一種調節體溫的現象。
恒溫動物
恒溫動物在構造上對低溫的适應,如動物體内脂肪的增多,獸皮及羽毛的發生。一般而言,同一類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哺乳類,其身之末端如尾、耳、嘴及喙部,較生活在溫帶地區者要短得多,這種現象稱為阿倫規則。另外在寒冷地區之鳥類和哺乳類的體型,亦較生活在溫帶地區的相關種類為大。如地球上最大的熊-北極熊和阿拉斯加的柯迪克熊,均在極地發現,而小黑熊則在溫帶地區發現。
動物的遷移乃是行為上适應溫度的變動,這樣可使該動物避免不适宜的環境溫度。北半球上候鳥在冬季由北向南遷移,到春夏溫度回升後又遷回,即在維持體溫的行為适應。
變溫動物含義:
變溫動物(俗稱冷血動物)是除了哺乳類和鳥類的動物,地球上的動物大部分都是變溫動物。變溫動物因為動物的體内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僅能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的散發或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
當外界環境的溫度升高時,動物的代謝率随之升高,體溫也逐漸上升,它們便被動地離開不利的環境;當外界環境的溫度降低時,動物的代謝率也随之降低,體溫也逐漸下降。所以它們或是移向日光下取暖來提高體溫,或是鑽進地下、洞穴中進行冬眠,或是遊向溫暖水域,或是進行夏眠。
體溫随着外界溫度改變而改變的動物,叫做變溫動物。除鳥類和哺乳類外,其他動物都是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是随着環境而改變。此意并非說它們絕不能控制它們的體溫,它們能藉由尋找涼爽或溫暖的環境來改變自己的體溫,而不能直接的控制自己的體溫,即它們缺乏維持一定體溫的生理機能。
因為變溫動物不需要用自己的能量來取暖或降溫,相比恒溫動物,同樣重量的變溫動物隻需要1/10-1/3的能量過活,因此也隻需要相對少的食物。因為它們比較容易積儲足夠的能量,變溫動物繁殖期也比較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