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端午節的時候是有很多的禁忌,其中小孩子的禁忌也是比較多的,那麼大家就會比較好奇小孩子不可以在端午做什麼,端午節小孩不能做什麼,在有些地方端午節小孩有佩戴香包的習俗,那麼接下來大家就随小編一起了解看看~
小孩子不可以在端午做什麼
端午節不僅是重五惡日,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大,因此關于孩子的禁忌就比較多,例如說端午節這天不适合生孩子;周歲以内的嬰兒端午節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災禍;兒童在端午節當天早上要吃兩個鴨蛋,并且在兒童身上灑雄黃酒,以驅蟲避邪,保障健康。
在北方一帶,小孩子有佩戴香包,驅邪平安的習俗。而且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傳說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會有大災。
端午節過了以後,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裡,這樣才能免除火災。
端午節禁忌不能做什麼
1、忌吃娘家粽子
古代女兒出嫁,長住丈夫家,難得見到自己父母。而從唐朝開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娘家的習俗。
但是在山東一帶,有流傳着出嫁的閨女走娘家,不須在端午節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過端午節。
因為民間俗話說,“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2、嚴禁房事
古人認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為九毒首日。
天地氣場不正的時候,必然會影響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歡房事,必須會中邪毒傷身體。
因此古訓嚴禁端午房事,并且規定從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應該歸甯,在父母家度過,夫妻分開,并把這天定為“歸甯日”。
3、忌毒氣攻身
前面也提到過端午節是毒月,從農曆氣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日子。
從五行上看,任何一種五行過旺或過衰,都會形成邪氣,都會對自然氣候或人身健康,構成威脅與傷害。
因此,端午節這天需要在房門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等。
4、忌舉行喜慶活動
端午節最重要的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時難免産生悲傷,因此這天是不适合向别人說祝福的,當然也不适合舉行和參加開業、結婚、慶典等喜慶活動。
加上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的五月初五,這天是“楊公忌日”,決不能被選來做為辦理開張、動工、嫁娶、簽訂合同等重要事項的日子。
5、忌下河遊泳
由于五月為“惡月”,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有些地方在這一天忌遊泳,尤其忌到曾經溺死過人的地方遊泳。因為在端午節那天“溺死鬼”最兇,需要找替身“還陽”,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讓其分享免其作替身的習俗。
6、避五毒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蠍子,蜥蜴,癞蛤蟆)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無毒”醒,不安甯。”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
端午節吃粽子注意事項
1.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裡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緻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複發。
2.睡前不要吃粽子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别吃粽子。
3.粽子未熟不能吃
看着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袅袅青煙,粽葉飄香,讓人忍不住想“趁熱吃”一把,殊不知,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後才能真正的熟,而不熟的粽子不僅味道不佳,且極難消化,對人的胃産生極大的負荷作用。
4.不宜多吃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脹。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點,吃粽子的同時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與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5.吃粽子時不宜喝冷飲
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滞脹。
6.不宜食用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粽子
有些人喜歡把粽子放冰箱後冰一段時間再吃,這樣的粽子又硬又冷,對有胃病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來後,充分加熱變軟後再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