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北京城門的講究

老北京城門的講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22:52:55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楊征

最近,《北京晚報》五色土的“四時佳氣”專欄,為讀者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的深厚文化内涵與北京城曆史的交融。其實,作為農耕文化代表的二十四節氣,在明清兩代的都城北京城的城門命名上,都能夠窺知一二。

不妨結合地圖,看看當年北京内城城牆和城門所在的位置,來感受一下二十四節氣如何影響了城門的命名以及功能的設置。

朝陽之門:春回大地 萬物複蘇

在中國古代都城規劃設計中,四季元素經常被考慮在規劃原則之内,這大概和大多數城池都呈方形有關系,每一個方向代表一個季節,行走一圈正好是經曆了一年四季。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東漢的洛陽城,這從東漢文人李尤為洛陽城十一座城門所作的銘文中可探知一二。洛陽城東城牆最北側的城門為上東門,上面銘文這樣寫:“上東少陽,厥位在寅。條風動物,月值孟春。”這段文字今天讀起來顯得有些晦澀,不妨簡要解讀一下。

第一句講的是上東門的位置,古人将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和一年的四季相結合,其中東方屬于春季,這個季節是萬物複蘇、陽氣慢慢恢複的時節,因此也稱為“少陽”。少陽實際上講的是上東門位于京城之東。第二句則将城門的位置用十二地支做了個注解。《周禮·考工記》中對于國都營建原則有如下描述:“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也就是說都城四面城牆,每個城牆上開三座城門,加起來一共是十二座,這就正好對應了十二個地支,而上東門的位置在“寅位”上。第三句則将城門和“八風“結合,并簡單介紹了該城門所代表的一月中的物候特征。條風為八風之一,也就是東北風,正和上東門的位置相匹配,而這句中的”動物“二字則是一個動賓結構,講的是節氣對于生物的影響,也就是東風使萬物萌動的意思。最後一句則表明了該城門所代表的一年十二個月中的月份——孟春,即春季裡的第一個月,也就是陰曆的一月。

相對于北京城,以明代永樂年間初建的内城而言,東側城牆上有兩座城門:東直門和朝陽門。這兩座城門在元大都時期分别名為崇仁門和齊化門。當時元大都的東牆比明代北京城的要向北多出五裡左右,而在這條延長線上還有一座城門名為光熙門,至今地鐵13号線還有一座以光熙門命名的車站,标識着這座城門當年所在的大概位置。

老北京城門的講究(舊時的每個城門代表哪個季節)1

甘博拍攝的朝陽門

以這三座城門來看,無疑光熙門代表十二個月中的一月,所從屬的節氣為立春和雨水,這和東漢洛陽城的上東門是一緻的,“光熙”也即指的是陽氣逐漸興盛,無論是“光”字,還是“熙”字的四點底,都代表着“火”這個元素,一年四季中陽氣從此開始複蘇。崇仁門相對四季當屬仲春二月,也就是春季的最旺盛時期,相對于節氣則為驚蟄和春分。相應地,齊化門則代表季春三月,所屬節氣則為清明和谷雨。

明代對元大都城進行改造之後,原有的正東門崇仁門(即東直門)變成了東北門,而東側偏南的齊化門則成為了正東門,并以其朝向初升的太陽而命名為朝陽門。這座城門所代表的節氣也由原來的清明和谷雨轉為驚蟄和春分,因此在城門南側,嘉靖年間專門修建了祭祀大明神(即太陽神)的朝日壇。

北京城東側所蘊含的春日因素還不止上述這些内容。清代,每年立春前一日,順天府都會派遣官員于東直門外的春場迎春。行禮完畢後回到位于交道口西側的順天府衙門,還要“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其實無論春牛也好,春場也罷,都體現出了北京城東部特殊的春天屬性。

正陽之門:熾熱盛夏 生機勃勃

元大都時期的城池,從正南門麗正門的命名上即能看出其所表達的季節文化和《周易》中的傳統文化。古人對于“麗”字早已經有所闡釋:“麗,離也”,而《周易》中“離”卦所代表的事物為火,以火的熾熱來象征着夏日的生機旺盛再合适不過。

永樂皇帝營造北京城,将原有的南城牆向南移動,麗正門也由如今天安門附近挪到了今天正陽門的位置。當時還保留了原有的城門名稱,直到正統元年(1436年)才仿照南京的慣例,改名為正陽門。

其實無論麗正還是正陽,從四季的角度看都是代表了夏天。東漢時期的洛陽城也是采用了類似的城門命名方法。其南面正門名為“平城門”,銘文為:“平門督師,午位處中。外臨僚室,内達帝宮。正陽南面,炎暑赫融。”從銘文上直接能夠看到“正陽”二字,說明北京城正陽門的命名,也是幾千年來文化的一種傳承。

老北京城門的講究(舊時的每個城門代表哪個季節)2

清末庚子事變之前的正陽門

如果說朝陽門象征着一年四季中的春日,則正陽門所代表的則為最為熾熱的夏天。因此在這個陽氣最盛的方位,明代皇帝布置了祭祀昊天上帝的天壇,其位置便在正陽門外禦路東側。

值得一提的是,洛陽城平城門的正北為皇宮之一的南宮,而正陽門之北則為明代皇城的前導部分——大明門和千步廊,一路再向北,通過承天門、端門後,便來到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二者從布局上來講也是基本一緻的。

正陽門兩側的崇文門和宣武門,在當年規劃建都的時候,兩座城門的選址是有規律可循的。其中崇文門位于奉天殿(太和殿)-文樓(體仁閣)-文華殿-紫禁城東南角角樓這一線上,宣武門則位于奉天殿(太和殿)-武樓(弘義閣)-武英殿-紫禁城西南角角樓這一線上。可以說這是北京城的另外兩條重要輔助軸線,即文脈和武脈。因此正統年間才将原來的文明門和順承門更名為崇文門和宣武門。

老北京城門的講究(舊時的每個城門代表哪個季節)3

紫禁城的文脈和武脈

阜成之門:碩果累累 物阜民豐

北京城西線的城門和東線非常類似,在元大都時期同樣擁有三座城門,最北側為肅清門,其遺址大概位于今海澱區學院南路小西門附近。明初将元大都北線城牆南移之後這一區域即被置于城外,城門也逐漸荒廢。南側的兩座城門被改造後得以繼續使用,其中原西側正門——和義門被更名為西直門,在新的城門體系中由于位居偏北的位置而失去了原有的代表“秋”元素,這種功能最終被原西城牆最南部的平則門所承接,城門在重新修築後被命名為阜成門,“阜”取“物阜民豐”之意,本身就有茂盛和盛大的含義,二者都象征着秋日裡的碩果累累。

老北京城門的講究(舊時的每個城門代表哪個季節)4

阜成門

元大都在改造過程中,由于南北兩線城牆都有移動,因此在明清北京城中保留了原有元代建築形制的城門隻有東西線上的四座。從老照片上可以看出,東直門和西直門的甕城都是方形,這和元代時兩座城門作為大都城的正東和正西城門的地位是有關聯的。而朝陽門和阜成門的甕城則和其他甕城類似,都是近似半圓形。

老北京城門的講究(舊時的每個城門代表哪個季節)5

西直門,其甕城為方形。

阜成門的秋日元素還體現在夕月壇的設置上。嘉靖年間在朝陽門外修建了朝日壇,阜成門外則修築了夕月壇。每年的秋分,皇帝都會派遣官員到此祭祀夜明神(即月神),這也是和阜成門所代表的季節或節氣有很大關聯。另外秋天也有代表生命凋零的含義,因此明代皇室的墓葬基本都位于北京西郊的西山之下。

在東漢洛陽城的城門銘中,對正西門——雍門的描述是“雍門處中(仲),位月在酉。盲風寒濁,雁歸山阜”,從月份上說雍門所代表的是九月,節氣則是白露和秋分,這和阜成門是類似的。

德勝安定:秋收冬藏 江河永固

北京城的北線城門比較特殊,在正中的位置不開設城門,這一點來講和元大都是一緻的。巧合的是,東漢洛陽城的正北也沒有開設城門,究其原因主要是洛陽城北側不遠便是邙山,并不像南側那樣是水陸交通樞紐(洛河以及通達多處的大道在洛陽南部彙集),因此兩座城門主要的使用者還是以皇室居多,老百姓反倒不常涉足此區域。再有,按照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理論,北方屬于“太陰”,太陰主刑,殺伐為首,因此在北側尤其是正北不适宜開設城門。元大都也基本上遵循了這一原則,而且這與《周易》中記載的正北坎位不宜開門的理論是相通的。

從祭壇的安排看,安定門外有方澤壇,即地壇。每年祭祀的時間在夏至,此時白晝達到了一個頂峰,從此之後,夜晚開始逐漸變長。按照古代的理論,這時陰氣開始生發,故在北方的“太陰”區域設置了這座神壇。

元大都的西北門被命名為健德門,其命名方式遵循了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爻辭的内容。“健”在此處的解釋為“強健、剛健”,“德”字則解釋為道德品行,尤其指的是皇帝的“帝德”,甚至可以引申為對于帝祚永延的一種祈願。

老北京城門的講究(舊時的每個城門代表哪個季節)6

比托拍攝,從安定門西望德勝門

這一框架體系被後來的明代繼承,通過曆史記載可以發現,北京城的城門中,北方城門是第一時間被更改的。洪武元年,徐達攻克元大都之後,便将元代北城牆南移至今北二環一線,同時在和健德門和安貞門向南相對應的位置,新築城門兩座,分别命名為德勝門和安定門。筆者認為德勝門的命名,極有可能是在壓制前朝的“王氣”,即本朝的帝德要遠勝于前朝。

這隻是明代對于這兩座城門的第一次改造,後來永樂皇帝在興建北京城時,又賦予了德勝門和安定門這兩座城門更深層次的含義:

永樂年間将都城向南拓展近2裡,于是各部官署得以在皇城正門承天門左右兩側分開布局(南京模式),而承天門到午門之間的空間也得以按照《周禮考工記》的規劃方案放置下太廟和社稷壇。這兩座禮制建築的選址和布局,便和北線的兩座城門有直接聯系。太廟是皇帝的祖廟,在永樂北京城的規劃中,太廟和位于其東南的天地壇(合祀天地之所,其位置在今天壇祈年殿),以及紫禁城中的奉天殿(即今太和殿)這三座建築是在一條軸線上的。這其實是儒家學說中“敬天法祖和君權神授”兩個理念的真實寫照。如果該軸線繼續向西北方向延伸,經過德勝門,可以和昌平十三陵的大紅門(十三陵總入口)以及位于整個陵區西北方位的關防德勝口連成一線,兩個“德勝”遙遙呼應的形勢。而另一條軸線是從社稷壇五色土引出,向東北方向延伸,經過奉天殿之後,可以和安定門連為一線,這也就預示着大明江山永固,社稷安定的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