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2023年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2023年寒食節和清明節是一天嗎

2023年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2023年寒食節和清明節是一天嗎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22 02:06:57

  說到寒食節,很多人可能會有點陌生,不了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不知道寒食節的意義是什麼,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2023年寒食節是什麼意思,2023年寒食節和清明節是一天嗎。

  2023年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2023年的寒食節是在4月4日這一天,農曆閏二月十四,星期二

  追溯寒食的起源,需要回到遠古時期。當時,寒食節也稱“禁火節”。遠古先民相信火也會衰老,也會死去,火是有生命的。自冬至始,陽氣發動,舊火漸死,新火将生。一百零五日後,禁火數天,據《周禮》記載,司火之官搖木铎修火于國中,為季春鑽木以出新火。此乃寒食節的人類學起源,很多原始民族都有隆重的取火祭祀儀式。

  春秋時期,“禁火節”成了“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晉文公的名臣介子推。據說,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時,臣下介子推曾經割股給他充饑。晉文公歸國後,分封群臣,介子推不願受賞,于是攜老母隐居于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還是不願為官。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柳樹下。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寒食節是我國唯一以飲食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是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又被稱為“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幹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産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

  2023年寒食節和清明節是一天嗎

  不是。

  寒食節和清明節本來就屬于兩個不同的節日,隻是這兩個不同的節日在時間方面可能會有所相近。一般寒食節的出現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的樣子,但具體情況也需要根據日曆顯示。

  其實寒食節跟清明節并不是同一個節日,清明節主要是掃墓祭祀祭祖,人們也可以選擇踏青,寒食節又被稱之為禁煙節。一般早春氣候特别的幹燥,人們之所以推出寒食節,主要是為了避免引起火災。另外春雷的情況也容易在春天産生,古人在這個時間段推出寒食節是很有必要的。

  寒食節和清明節不在同一天,一般在清明節前的1~2天的樣子,寒食節是以飲食為命名的傳統節日。由于寒食節又被人們稱之為禁煙節、冷節。一般在農曆冬至之後的105天,寒食節的由來其實是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