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閏二月,而今年的清明節又正好是在閏二月中,很多人擔心閏月上墳會有不好的影響,因此還在猶豫閏月要不要去上墳,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閏月上墳會有什麼影響,閏月上墳好不好。
閏月上墳會有什麼影響
老話說:“二月清明一片清,三月清明不見清”,也就是說清明時節在農曆而言并不是固定的,有的年份裡清明節是在二月,有的年份裡清明節在三月。
今年的年份比較特殊,出現了閏二月,一般而言每年19年才會出現一次閏二月,上一個閏二月還是出現在2004年。
而今年的清明節恰巧是在農曆閏二月十五那天,所以“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臨門”這句話流傳很廣,有很多朋友擔心,到底清明節那天要不要回去上墳?
閏二月往往是春耕的緊要時刻,此時的秧苗可以培育好了,要及時種下去,古人為了不耽誤春耕,于是便有了“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臨門”的說法,目的就是讓大家專注于春耕,不要誤了農時。
關于清明節何時掃墓比較好?民間有“前三後四”的說法,也就是說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都是掃墓的好日子,往往都是晴朗的天氣,适合上山。
閏月上墳好不好
1、閏月清明
俗話說,“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這是民間對于清明節的經驗認知,說的是如果清明在農曆二月份,那麼春天來得要早,此時春暖花開,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如果清明在三月份,那麼就意味着寒冷還未褪去,此時草木生長還沒動靜,也就沒有生機和綠意。
一般而言,每年的清明時間都在三月初,而今年由于閏二月的原因,清明來到了閏二月十五日,屬于二月清明。此時天氣變暖,萬物萌生,生機盎然。
也正是因為閏二月的緣故,清明也就多了些習俗。就如村裡老人說的,“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将臨門”。根據傳統氣運學說,閏月是陰氣比較重,上墳填土很容易招來厄運,因此不宜在閏月中進行上墳活動。而且閏月是當年多出的一個月,古人說,此時鬼門不開,如果去祭祖燒紙,祖先很容易收不到。
為此,今年的清明節祭祖,就讓很多人心裡犯嘀咕。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隻是很少地區的特殊習俗而已,不适應全國各地的清明祭祖習俗,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
清明祭祖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是需要一代一代人傳承下去的文化,體現的是國人的孝道。不過,閏月清明上墳還是需要注意一些事情的。
2、注意上墳4不帶
其一,不帶桃木類物件或者飾品。自古以來,桃木類物件都屬于辟邪壓邪的東西,而且深受現代人喜愛。以至于如今很多人身上都會帶有一些類似的物件,有很好的寓意。但是清明節上墳這天,就要注意了,這些物件是不能帶去的,對逝去的祖先長輩極不尊重,也是一種不吉利的表現,容易讓自己财運不佳。
其二,不能帶一些寓意不好的水果。清明節祭祖,很多人喜歡在路邊買點水果,攜帶祭祖,雖然帶水果沒有不妥,但是有些水果還是不能帶的,因為寓意不好。比如不能帶梨,“梨”通“離”,帶去之後,意味着分離;不能帶香蕉,“焦”有“招”的意思,古人認為這是死去的人招活着的人的寓意。而帶蘋果、橘子這些水果就有平安吉祥的寓意。
其三,不帶逝者遺物。有些人認為把逝者遺物帶到墳前,會讓逝者高興,其實這是不對的,而且還會有反作用,給自己帶來麻煩。尤其是在清明這一天,帶着逝者的東西容易招來一些不好的東西,所以一定不能帶逝者遺物去上墳。
其四,不帶大紅色物品。我們都知道,紅色屬于喜慶的象征,而上墳這一天是要忌諱紅色的,尤其是穿衣要穿灰白黑,因為上墳穿紅色被認為是對沖先人,驅趕先人之意,很容易引起先人的不滿,而帶來不好的事情,尤其是影響家庭運勢,所以這一天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穿紅。
除此之外,古人還講求閏月清明這天不要帶銅制物品去上墳,因為銅制物品可以聚光和反光,容易引起先人不适,引發不好的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