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春分前後有個重要節日是哪個 古代春分前後是花朝節還是祭月節

古代春分前後有個重要節日是哪個 古代春分前後是花朝節還是祭月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3:52:07

  導語:春分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也是春天的第4個節氣。該節氣在每年的3月19-22日之間到來。在古代,每年春分節氣,将會迎來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那麼,你知道古代春分前後有個重要節日是哪個嗎?到底古代春分前後是花朝節還是祭月節呢?我們一起來了解。

  古代春分前後有個重要節日是哪個

  花朝節。古代春分前後将迎花朝節。該節日是指中國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也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于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舉行。

  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

  舊時江南一帶以農曆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這一天,家家都會祭花神,閨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箋,取了紅繩,把彩箋結在花樹上,謂之賞紅,還要到花神廟去燒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正月的花神是柳夢梅,二月的是楊貴妃。

  花朝節與中秋節相對應。據《廣群芳譜·天時譜二》引《誠齋詩話》:“東京(今開封)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又引《翰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可見花朝節日期還因地而異。

  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中國南北氣候條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幾天為節日是合理的。

  習俗:

  祝神廟會

  傳說花神專管植物的春長夏養,所以,祀奉她的就不僅僅限于花農了,還包括耕種莊稼果蔬的農人。長江三角洲一帶多有花神廟,舊時吳越花農家還常供奉着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許多地方,不少農人都要聚集于花神廟内設供,以祝神禧,東北一帶還講究用素馔來供奉。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通常是由十二伶優分扮每年十二月的各月花神故事。

  由朱熹的詩,也可以看出人們對花神的感情。人們紛至沓來,就此形成廟會。這天夜裡,要提舉各種形狀的“花神燈”,在花神廟附近巡遊,以延伸娛神活動。

  花朝節

  遊春撲蝶

  古時,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賞花之餘,飲酒作樂,互相唱和,高吟竟日。縱觀二三月間的傳統佳節會發現,這一時期會有一系列遊春的節日——春節拉開了迎春的序幕,花朝節前後構成遊春的高潮。撰有名劇《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曾寫有竹枝詞形容花朝踏青歸來的盛況:“千裡仙鄉變醉鄉,參差城阙掩斜陽。雕鞍繡辔争門入,帶得紅塵撲鼻香。”

  宋俗《誠齋詩話》載:“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宋時開封一帶的花朝曾流行“撲蝶會”,是當時民間頗有趣味的遊藝活動。

  種花插花

  民間有種花習俗。民間種花,文人則行栽花盆景,插花貢酒,香的雅事。插花供于畫下案上,在唐宋或仿唐宋的古畫上經常可以看到

  挑菜踏青

  采摘野菜(到向外挖菜)《翰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

  挑菜,就是挖野菜——白蒿、荠菜正是鮮嫩的時候。“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以春分(二月出頭)為踏青的開始;十五為高潮;到清明為尾聲。立春,大氣回暖,有春的氣象但花草并未發芽;春分,草芽等草菜類開始生長;花朝,百花開始發芽;上巳,花開到成熟期;清明,樹花都以發展成熟萬物清明桃紅柳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