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三月三就要來到我們的身邊了,大家是否知道三月三是一個什麼節日麼,三月三是我們國家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家也為了地區民族着想設立了三月三的節日假期,那麼2023壯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放假嗎?壯族三月三的活動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解答解答。
2023壯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放假嗎
2023壯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放假,放假時間是:4月21日至23日放假調休,共3天。
壯族三月三又稱歌圩節、歌婆節或歌仙節,是壯族祭祀祖先、倚歌擇配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個時候,廣西區内全體公民放假2天。很多人都會在這一天趕三月三歌迂、唱山歌、吃喝玩樂來慶祝,這一天廣西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亞于春節。三月三期間來廣西,可以一起唱山歌、跳舞、吃美食。
壯族三月三的活動
壯族三月三的風俗活動主要有“三月歌圩”、包五色糯米飯、搶花炮、繡球傳情、碰彩蛋、定情傳情等活動,同時三月三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農曆三月三,亦稱“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三月歌圩:在三月三的這一天,在離村落較近的空地上,人們用布匹和竹子搭建成歌棚,接待從外村到來的歌手,對歌的主體是未婚男女青年,但有老人和小孩旁觀助興。在歌圩的旁邊,商販雲集,農民貿易活動繁多。每家每戶用綠色的楓葉還有紅蘭草等煮成的紫、藍、紅、黃、白五種顔色的米飯,在村頭把帳篷搭起來,在布蓬裡邊擺放五色的米飯等供品,人們圍着布蓬唱歌,趕歌迂。
碰彩蛋:染了色的熟雞蛋被老人們裝上裝到網兜裡,把網兜挂在小孩子的胸前,未婚青年男女在趕歌迂的時候,還要“碰蛋”。
定情傳情:在對歌的時候,如果青年男女情投意合,那就互相贈送信物,以此來定情。如果有姑娘看上某個小夥子的時候,就可以将手中的繡球抛給他,也是定情的一種方式,叫抛繡球。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經典傳說
“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相傳附近有個财主莫懷仁想強搶劉三姐與他成親,劉三姐誓死不從,莫懷仁叫人把劉三姐抛入河中。劉三姐順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魚峰山下。鄉親們聞訊,紛紛趕來學歌。後來她與一青年獵人結為夫婦,就一直在這裡傳歌。莫懷仁得知後,又勾結官府,把劉三姐夫婦抛入魚峰山下小龍潭。半夜,月明星稀,當鄉親們把他們兩個打撈上來時,忽然一陣清風,隻見劉三姐和青年獵人騎在一條魚背上,一邊唱歌一邊騰空而去。自此,人們都說劉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劉三姐稱為歌仙。後世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劉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壯族民族文化
自治區政府作出決定:“壯族三月三”是廣西少數民族習慣節日,從2014年開始,“壯族三月三”廣西全體公民放假兩天。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2014年1月7日召開第23次常務會議,已基本審議确定了“壯族三月三”放假兩天的《辦法(草案)》。
這次審議确定放假兩天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節假日放像辦法(草案)》,适用于自治區内全體公民。《辦法(草案)》稱,确定為兩天的假期,可以通過與周六、周日相連形成一個小長假,能夠滿足廣西群衆祭祖等相關活動要求。
之所以稱“壯族三月三”,是因為它是廣西各族人民的習慣節日,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為體現節日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節日作為壯族自治區的民族特色,應當在節日名稱中冠以廣西的主體民族即壯族的名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