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國許多地區都有三月三這個節日,雖然會有不同的習慣,但是幾乎每個地方都會舉辦娛樂活動,還有相應的祭祀活動。最近小編有些朋友想來了解一下,三月三的來曆和傳說是什麼?廣西壯族的手工藝品是什麼?希望小編整理的這篇文章能夠解決你的困惑。
三月三的來曆和傳說
三月三上巳節
三月三也叫上巳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該節在文字記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觞等内容,古代以“幹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
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宋朝以後,上巳節和花朝節一樣,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祓禊祓禊指去災病,上古女巫給去晦,唐宋時流行泡溫泉,以前是在水邊河邊沐浴,用蘭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的儀式,為去災祝福之意。
因為上巳節時正當季節交換,陰氣尚未退盡,人容易患病,所以應到水邊洗滌一番。所謂“禊”,即“潔”,故“祓禊”就是通過自潔而消彌緻病因素的儀式,“巳者,祉也”,既除掉緻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臨(《風俗通義·祀典·禊》)。這種看法為許多學者贊同,如現代學者烏丙安認為該節日的原初意義是“古人春季驅邪祛瘟的衛生保健古俗。
三月三祭祀
在上古時期,節日的作用就是驅邪避災,實際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溫恰好,人們急着去洗越冬後第一次澡。祭祀高禖在上巳節活動中,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稱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人們通過這種巫教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因此,上巳節又是一個求偶節、求育節。畔浴畔浴即沐浴,以春水洗滌污垢,認為這樣作可以除去整個冬天所積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裡清潔免疫,吉祥如意。
當時人們認為婦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節的沐浴治療不育症。這樣久而久之,相沿成習,把沐浴變成上巳節的重要内容,在上古時期,人們會在上巳節這天去河邊水邊沐浴,唐宋時則流行泡溫泉,尤其是露天溫泉池。曲水流觞曲水流觞也叫臨水浮卵,臨水浮卵最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雞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誰拾到誰食之;曲水流觞稱之為“流杯曲水之飲”。
所謂“流杯”,也稱“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遊,聽其随波而下,止于某處,則其人取而飲之。水一般則要彎曲才行,《荊楚歲時記》“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衆人坐于環曲的水邊,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将杯中酒一飲而下,并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郊外遊春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遊,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
廣西壯族的手工藝品
壯錦
壯錦是壯族婦女精美的獨創的手工藝品。它用素色棉紗為經,五彩絲線為緯交織而成的。主要産地是廣西忻城、賓陽、靖西等縣。壯錦曾與曆史上又名的宋錦、蜀錦和雲錦一起,并稱中國的四大名錦。
繡球
繡球是廣西壯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繡球大多為12瓣,以紅、黃、綠三色做底色,每瓣繡上各式吉祥物,如梅、蘭、菊、竹等花卉圖案或春燕、龍、鳳等。廣西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繡球内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農作物種子,這除了使繡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抛擲外,更深層的意義是——繡球為“吉祥之物”。“壯族三月三”歌節正是春播時節,抛繡球也寓意着 “五谷豐登”;同時,繡球作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也蘊含“生育興旺”之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