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分三國,即魏國、吳國、蜀國。
魏國: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于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延康元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禅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鹹熙二年,司馬炎篡魏,改國号為晉,曹魏滅亡。
吳國: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号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孫吳是三國之中曆時最久的國家,曆四帝,共52年。魏黃初年間,孫權名義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吳王。黃龍元年5月23日,孫權在武昌稱帝,孫吳正式建國,随後遷都建業。天紀四年5月1日,孫吳亡于西晉,标志着中國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
蜀國: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号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263年為魏所滅。共曆二帝,四十三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