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戰國七雄争霸,唯獨秦國最為強大,其他六國紛紛懼怕,先後合縱攻秦,均已失敗告終。秦國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後完成了統一大業,秦始皇命李斯進行管理,設立了郡縣制度劃分了國土。自此,中國疆土大緻是我們如今看到的模樣。
那麼在古代的七國,他們的位置分别是如今的什麼地方,而他們的首都又是定在哪裡,這些地方有沒有你的家鄉呢?
我們今天按照秦國第一,其他被滅國家先後的順序來理一理它們的位置:
秦國
首先是秦國,它當時主要位置在我國現在的四川省和陝西省。著名的世界奇迹和秦始皇的陵墓就位于如今的陝西省西安市。
秦國當時的首都原本定在雍城,後期遷都到鹹陽。雍城位于今天的寶雞市鳳翔區,鹹陽位于今天的西安西北地區。在秦始皇時期,都城已經遷都到了鹹陽,所以我們如今看到的《大秦賦》都是在鹹陽的都城模樣。而趙姬和嫪毐厮混懷孕後遷移到了雍城修養,當時所住的宮殿,就是前朝曾經的舊都。
有人說現在仍然有鹹陽,但是此時的鹹陽已經不是過去的鹹陽。秦朝時期鹹陽的大緻位置就在今天西安市的西北地區,這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詳細的記載。推古論今,我們得到這個結論是有着辯證思維佐證的。那麼,你的家鄉又在哪裡?秦國舊都又有你祖先的魂魄嗎?
韓國
然後我們說一說第一個被秦國滅掉的國家——韓國。韓國當時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它之所以首先被滅掉,原因就是它覆蓋的面積小,國際羸弱,離秦國又很近。所以,秦始皇首選了韓國開刀。當時的韓國也并非沒有賢臣,例如韓非子就很厲害,可惜韓國的大王眼拙,沒能好好重用他,落得個第一個被滅的下場。
韓國的國度當時定在新鄭,也就是如今的鄭州。巧合的是,如今的河南省都城仍舊是鄭州。可以說鄭州一直以來都被當做省會存在,它的發達是曆史促進的結果。河南省在古代的時候,因為地處平原地區,老百姓的日子還算是好過,畢竟古代以農耕為主要生産力。
到了當代社會,以工業為主要生産力代替了古代那種經濟模式,使得河南省有些略微顯得貧困。相信這隻是一個暫時的現象,随着曆史的發展,這麼古老有着幾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城能夠再次崛起。家鄉在河南的同學,不必過于悲觀,事在人為,休言萬般皆是命啊!
趙國
曆史上第二個被滅掉的國家是誰呢?就是趙國了!趙國地處咱們現在的内蒙古、山西省和河北省一帶。當時的趙國初期是定都晉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後來遷到了中牟,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地區。趙國最後定都邯鄲,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邯鄲市。
趙國本來發展的還是不錯的,還差一點滅掉了秦國,不過,終究是失之交臂,錯失了伐秦的良機。趙國有非常的著名的大将廉頗,還有文臣蔺相如等。本來發展勢頭最猛,但是,最後一個趙王昏聩無能,用人不善,緻使趙國喪失了強大的先機。
可以說趙國的滅亡,一半原因在于自身問題。秦國之所以能夠長驅直入,原因就在于趙國内部問題亂生,人心不齊。
魏國
魏國第三個被滅掉,但是它卻是最先強盛起來并且稱霸的國家。它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河南省,本來定都安邑,後來遷都到了大梁。安邑在今天的山西夏縣地區,而大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地區。
秦始皇登基後,一直不間斷的給魏國施加壓力。最終,在滅掉趙國之後,魏國已經人心惶惶,不能自安。秦始皇看着時機已到,立刻派兵前往,用水淹的計謀一舉拿下了魏國。
魏國之所以會被輕易滅亡,因為内部政權出了問題,有亂臣賊子篡位謀反,導緻國家動亂。其次才是秦國國力強大,一舉就能拿下的原因。
楚國
楚國位置橫跨今天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山東省,當時的首都在丹陽(今天湖北秭歸東南地區,也有說在枝江市),後遷都到了郢都(如今的湖北荊州市)。第三次遷到了鄀都(如今的襄陽市宜城東南地區),第四次又挪到了鄢都(如今的襄陽市宜城),第五次遷到陳(如今的河南淮陽),第六次巨陽(安徽的阜陽)。最終定在壽春(如今的安徽壽縣)。遷都次數可以說是曆史之最,橫跨多個不同的地區。
楚國因為橫跨疆域比較多,所以它的文化呈現出一種多元化。前一段時間播出的《芈月傳》芈月就是楚國人。雖然芈月最後的發展是在秦國完成,但是她的母國确實是楚國。
楚國起初很是羸弱,但是吳起變法後,才強大了起來。這個國家的疆土,都是如今富庶地區,所以,可見楚國勢力強大。想必在這個國家的小朋友比較多,那麼它的首都是否屬于你的家鄉呢?
燕國
燕國主要位于遼甯省和河北省,都城為薊,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市。燕國之所以被放後面滅掉,原因據說是燕國太子和秦始皇私交甚好,曾經一同在趙國作為質子,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遲遲不下手是念及舊情。但是曆史的真相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齊國齊國位于山東省、河北省一帶。當時的山東、河北地區是古文明的發祥地,孔子文化盛行,自古有齊魯之地之稱,自古就有周武文王,曾為五霸之首。因為地理位置距離秦國較遠,隻能放在了最後滅掉。
齊國首都為臨淄,位于今天的山東省淄博市。不知道山東的老鄉們可多啊!
結語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星河燦爛,文化多樣,地域不同。在春秋戰國時代,各個地區的名字五花八門,一直未能統一。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車同轍,币一樣。還統一了度量衡等,他的貢獻不可磨滅。如今的我們探究區域家鄉,不在于哪個國家首都,而在于以史為鑒,反省吾身。
本文由沁流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