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18:19:59

5月17日,正值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科技節,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重點支持培養的青年科普作家、美國名校昆蟲學在讀碩士、該校2017屆學生詹志鴻回到母校,在學校小劇場給初中學弟學妹帶來一場“刷新認知”的講座。科學嚴謹的态度,娓娓道來的講述,一張張親手拍攝的稀有昆蟲照片,一個個新奇有趣的昆蟲知識,不僅讓同學們大開眼界,更對大自然湧生出另一番感觸。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1

大開眼界的昆蟲講座

很多人熟悉昆蟲,卻不知道“昆蟲”名稱的由來,詹志鴻由此說起。在漢語中,“昆”有衆多的意思。在自然界,昆蟲是數量很多的物種。如果單從數量多寡來看,這個世界是屬于昆蟲的世界。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2

接着,他依次介紹了昆蟲各部分身體結構。昆蟲的複眼看到的世界是模糊不清的,如高度近視眼,但作為沒有發達神經系統的無脊椎動物,這已經很高級。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3

蜻蜓停歇時,翅膀是平鋪的,不會收攏,而蜻蜓的近鄰物種,同為蜻蜓目的豆娘卻會收攏翅膀,蝴蝶的翅膀則更加靈活,呈現出昆蟲翅膀的進化方向。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4

很多人用“一對觸角,兩對翅,三對足”作為判斷昆蟲的依據,然而有六條腿卻沒有翅膀的衣魚目也屬于昆蟲,常見于許久不穿的髒衣服,長期不開的舊箱子。

害蟲?益蟲?

從“分得清”到“分不清”

人們習慣于把昆蟲劃分為“害蟲”或是“益蟲”,那麼,昆蟲中哪些是害蟲?哪些是益蟲?詹志鴻的解釋可謂颠覆了人們的認知。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5

詹志鴻說,蒼蠅可算是大家“公認的害蟲”,但實際上蒼蠅還是大自然的“清潔工”,法醫的好幫手,有時甚至充當“正義的化身”。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6

螳螂普遍被認為是“益蟲”,因為它能吃掉危害農作物的蝗蟲,但它同時也是“侵略性物種”,蜂鳥的殺手。其實,“害蟲”和“益蟲”隻是以人類的角度出發,自然界中不存在類似劃分。“昆蟲也并不可怕,沒有一種昆蟲是被自然設計為以傷害或恐吓人類為生的,它來到世界上,有它自己的任務。為什麼我們經常能見到它們?因為随着人類的快速發展,占據了本來屬于昆蟲的生活區域。換句話說,不是昆蟲侵擾了我們,而是我們侵擾了昆蟲的世界。”詹志鴻說。

人類與昆蟲

到底是誰侵擾了誰?

很多人看到昆蟲會害怕,有些人會立即拍死它們。多數人不喜歡甚至厭惡昆蟲入侵自己的生活空間,認為昆蟲是低等的、原始的生物。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7

但詹志鴻說,從科學的角度看,“人類并不比昆蟲高級,昆蟲也沒有比我們原始”。大二時學“無脊椎動物演化學”,教授在第一節課上就說,“世界上所有現生的生物,和我們人類都是平行的關系,沒有高級或原始之分”,我們隻能用原始去形容化石,或者已經滅絕的物種。昆蟲也并不可怕,沒有一種昆蟲是被自然設計為以傷害或恐吓人類為生的,它來到世界上,有它自己的任務。“為什麼我們經常能見到它們?因為随着人類的快速發展,占據了本來屬于昆蟲的生活區域。換句話說,不是昆蟲侵擾了我們,而是我們侵擾了昆蟲的世界。”詹志鴻說。

面對浩瀚如星辰的昆蟲學,

必須承認“我們不知道”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8

最後,詹志鴻回到剛開始的問題:為什麼昆蟲的種類那麼豐富?答案令人意外,科學的回答是“我們不知道”。他說,他的導師、全美最著名的分類學家對他說,沒有人能稱得上是一位真正的昆蟲學家,因為昆蟲學浩瀚如星辰,單憑個人智慧,無法解釋其中的許多奧秘,畢生研究也隻能觸及其中極少的一部分,也許是十萬分之一。從昆蟲學誕生的時代起,科學家們就試圖去解釋“為什麼昆蟲的種類這麼豐富”,提出了許多假設,但沒有一種能适用于所有的昆蟲。在昆蟲面前,人類隻能承認“我們不知道”。就像法布爾在《昆蟲記》中說的那樣:如果一個人真正激情滿懷,他就終生是個小學生,隻不過不是書本的小學生,而是世間萬物這個知識永不枯竭的大學校的小學生。所以,即便已經小有名氣,詹志鴻一直謙遜地自稱為“昆蟲愛好者”,他願意繼續俯身于山水之間,研究昆蟲,探索大自然,也希望通過參與科普工作,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動植物,包括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昆蟲。

答學弟學妹問

他态度嚴謹又不失幽默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9

面對有趣的昆蟲世界,學弟學妹們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詹志鴻一一回答。例如:

問:如果蚊子從世界上滅絕了,會怎麼樣?

答:好巧不巧,這是我大一時的一篇論文,教授讓我們寫的就是“如果蚊子滅絕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蚊子滅絕了,那麼以蚊子為食的動物,比如蜻蜓,數量就會銳減。以蜻蜓為食的鳥類或其他小動物,數量也會減少一部分,沒有那麼多了。依靠這些動物傳粉的植物得不到傳粉,數量也會減少。這是一個連鎖反應。雖然蚊子是許多疾病的攜帶者,但是這個世界不能沒有蚊子。如果沒有蚊子,會帶來其他許多物種的改變。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10

問:為什麼“飛蛾撲火”?

答:昆蟲中有些是日行的,有些是夜行的。像白天行動的蝴蝶,晚上一般不可能看見它們。而飛蛾是夜行性的。在晚上,它是靠月亮“導航”的,根據月亮自轉的角度變化,調整它的飛行軌迹。面對人造光源,它可能失去判斷,仍然按照某種規律調整飛行角度,導緻飛出的軌迹是一個弧形,慢慢地無限靠近光源,最後就飛進光源。這是解釋“飛蛾撲火”的假設之一。另一種假設是飛蛾為了尋找食物,後一種假設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證實,建議暫時采信第一種假設。

他科學嚴謹的态度,風趣幽默的講解,也赢得學弟學妹們陣陣掌聲。

總結成長經曆

遵從興趣,志存高遠

據了解,詹志鴻中學時被大家尊稱為“南外仙林的法布爾”。他從小喜歡昆蟲,家裡有大大小小幾十個盒子,養着各種昆蟲。在小學一年級“成長的腳印”中,他就用稚氣的筆迹寫下“我長大了想當動物學家”。小學時他出版過與昆蟲有關的故事,高一開始自學昆蟲學大學教材,高二創辦學校第一個昆蟲社團,并發表昆蟲學論文,高中畢業後被美國昆蟲學排名第三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錄取。18歲時接受采訪,面對攝像鏡頭,他說未來會“毫不猶豫回到國内,為國家的昆蟲學做出貢獻”,“科學之火如果必須要用少數人的生命點燃,那麼我希望這個人是我”。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11

現在,他離當初立下的志向越來越近。目前已發表鍬甲科昆蟲系統發育學文章2篇,發現鍬甲科中國新紀錄8種;發表有關赤翅甲生活史文章1篇,任《中國鍬甲圖鑒》主編。他在美國碩士階段的學習已接近尾聲,正計劃回國繼續攻讀昆蟲學博士。

依依不舍

給學弟學妹兩個建議

“今天站在這裡,我挺感動的。”講座結束,即将離開小劇場的舞台,詹志鴻恬淡平靜的語氣中透着深情,由衷地給學弟學妹提出兩個小建議:

1,做人要有理想,不是以考上某個高中或者大學為目的,而是長期的理想,是你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标。哪怕你中考失利、高考失利,沒有去成你想去的學校,這都沒關系,如果你有理想,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都會去達成。一個學校不應該成為決定你理想的唯一因素,你應該要有自己的信心,自己的信念。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區喜報(南外仙林分校學子回母校暢談)12

2. 多多珍惜身邊的同學,珍惜相處的每一天。我在南外仙林生活了6年,尤其初中3年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至今常常夢起,夢見我初中的好朋友,初中老師說過的話。等長大了回頭去看,會覺得是人生中最最值得留戀的回憶。南外仙林是這樣一所優秀的學校,我相信大家都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通訊員 宋國斌 郝也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李燦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