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神筆馬良,畫個家。
今年7歲子馨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是學校裡的班長。所以面對我們的采訪,她總是很謹慎,生怕自己說錯話。所以我們曲線救國地選擇從奶奶開始采訪,慢慢地還原出一個活潑懂事的子馨。
子馨爸爸去世得早,媽媽因無法忍受家庭經濟困難,選擇留下還在吃奶期的她改嫁遠方,由爺爺和奶奶撫養長大,平時靠政府補貼及爺爺打零工維持家用,因農村老家離校遠,上學不便,奶奶在學校的幫助下在附近租了一個單間配套,這二十幾平的空間,便是祖孫倆人的生活全部。
子馨除了能認真高效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外,自己還常常練習畫畫,問她為什麼喜歡畫畫,她說:“小時候聽人說,隻要在紙上畫一間房子,放進水坑裡,第二天就能長出一間真房子,後來那個午後,我都在學習怎麼畫房子。”
雖然,子馨的畫并沒有長出真房子,但也落下了時不時寫寫畫畫的習慣。
守得住大山,方能走出大山。
蔡元培有句名言:“青年人的教育是國家的基石,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據中國留守兒童數據統計,中國有超過60%的兒童生活在鄉村,由于這些地區條件艱苦,教育條件落後,每年願意到鄉村任教的老師不足10%。即便是那些就讀公費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回家鄉偏遠農村任教的老師,有時候也很難留住,令鄉村學生的學業倍受影響。
根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标準(2011)》美術課程為小學階段的必修課程之一,小學階段美術課程每周為2課時,而鄉村學校因教學資源的缺乏,往往缺少美術教師,孩子們豐盛的創造力仍被身處的環境和條件所限制,一堵低矮的牆、一塊粗糙的地面或者一張用過的草稿紙都成為他們的畫布,而畫筆則總是粉筆、圓珠筆或者大自然中能夠獲得的任何小工具。
這是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深情的熱愛着大自然、生活和未知的世界,他們的創作不該和這些無法留存的繪畫作品一樣轉瞬即逝,應該更大膽的去畫,去探索,去擁抱新的創造力。
關注鄉村兒童美育教育
他們不普通,但他們與普通孩子并無不同,無差别的童真與童趣,值得被無差别對待,我們深知,教育資源的缺乏并非一朝一夕可輕易改變之事,教育不是一代人的馬拉松,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賽。
項目希望關注鄉村兒童藝術教育資源的匮乏,為孩子們籌集美育禮包,培養美育老師,長期、持續地從藝術、文學、心理等層面全方位守護鄉村兒童夢想,讓更多孩子獲得平等、機會、尊重和希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