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對人們來說和春節一樣都是代表着新的氣象的,尤其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出生寶寶屬相劃分就是在立春這天,立春的重要性如此之高,那麼我們也需要對癸卯年立春進行了解,今年的兩頭春又是何意?
2023癸卯年立春特點
癸卯兔年有兩個立春,全年共有384天,今明兩年立春均在公曆2月4日。按照農曆年計算,癸卯兔年從2023年1月22日開始到2024年2月9日結束,正好涵蓋兩個立春節氣,民間稱這種情況為“一年兩頭春”“雙春年”或“兩春夾一冬”。
立春節氣的習俗講究
1、句芒神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2、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争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
3、咬春
立春時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每逢立春世界,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讨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
4、祭祖
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志》載:“民間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志》載:設春宴,啖春餅,薦蔔、梨。”臨穎縣志把立春祭祀稱為咬春。
5、躲春
在傳統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響,更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就出現了。傳統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習俗裡面,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整年的運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