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年畫、守歲、爆竹、拜年、春節食俗等。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内曆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将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範差異,稱之為“風”,而将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俗”。
春節:
一年之始,萬象更新,主要活動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飯、祭祀和守歲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這三天,一般除了做飯,不做任何工作,忌諱說不吉利的話,要拜訪至親和尊貴的親戚。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各地還舉行各種廟會、社火、鄉戲等活動,是傳統節日中最為熱鬧和奢侈的節日。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元夕節、上元節、燈節。節日裡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社火、猜燈謎等習俗。除吃元宵外,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飲食習俗。陝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湯裡放進各種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陽、靈寶一帶吃棗糕。
二月二:
俗稱“龍擡頭”,也叫青龍節,是一年農業生産開始的标志。活動有撒灰引龍、熏蟲、挑菜、忌針線等。關于此節風俗的記載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這天的吃喝,一改春節期間大吃油膩之風,要動素食。
寒食節、清明節:
祭掃祖墳、踏青遊春,忌動煙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