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史傳上最初稱為“五明扇”,據傳是虞舜所制。晉代崔豹的《古今注·輿服》記: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禅,廣開視聽,求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
最早的扇子圖像是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戰國金銀錯銅壺上的奴隸手執長柄扇。
在源遠流長的歲月中,小小的扇子除日用外,還孕育着中華文化藝術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之精華,蔚成獨具中國扇風格的奇觀,是民族傳統文物中的藝術瑰寶。
扇子綜合了雕刻、編織、編結、書法等多種藝術的技法。折扇兩旁的2支扇柄,俗稱大骨或大邊,上面镌刻字畫;中間衆多的扇骨,俗稱小骨或心子。扇骨的裝飾技法很多,有的螺钿,有的髹漆,其中金星珊瑚是以珊瑚紅漆為底,上灑銀末,閃爍如星。扇子下端的扇頭式樣有竹節、梅花、小花瓶、大鈎如意、荸荠圓頭等約 100多種。扇墜以玉石、桃核、橄榄核雕刻而成,或編結流蘇,搖晃生姿。刺繡扇套,既美觀,又耐磨、實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