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在剛開始養殖虎皮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甚至都分不清自己養的是什麼品種的虎皮鹦鹉。但在漸漸了解了虎皮鹦鹉之後,大家也都開始琢磨如何讓自己家的能夠配出更多更好看的品種。雖然大家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這個實行起來還是非常的困難啊,沒有一點基本的知識是很難知道如何配對。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虎皮鹦鹉的基因遺傳,以便大家正确的進行配對,得到自己想要的品種!
虎皮的遺傳方式主要有三大類
顯性遺傳(簡釋:父母雙方隻要有一方帶顯性基因,後代就會出現相同或相似的性狀)
顯性遺傳的品種包括:原始種、黃臉種、魚鱗種、顯性派特種、亮飛行羽派特、冠羽種等。
隐性遺傳(簡釋:父母雙方必須同時帶有同種隐性基因,才會把隐性遺傳的性狀遺傳至後代)
首先給大家具體的分析一下虎皮鹦鹉的遺傳方式:
“顯性遺傳”的意思就是親鳥中,有一隻是這個品種,那麼後代就一定會出現這個品種。先說顔色,綠色相對于藍色是表現型,這就意味着隻要一隻藍鳥配綠鳥,那它們的後代就一定都是綠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鳥互配綠色出現的幾率最高。當然,帶基因的就另當别論了。
顯性遺傳品種:
原始、顯派、魚鱗、黃臉這四種是顯性遺傳,冠羽這個品種比較特殊,在這裡就不介紹了。比如說,拿顯派配魚鱗,它們的後代就會出現顯派、魚鱗、魚鱗顯和原始。為什麼會有原始呢?因為在顯性遺傳中,原始的作用就和背景色差不多,顯性遺傳的品種後代一定有原始,但雙基因的品種例外,就是以下幾種:雙基因顯派(雙顯),雙基因魚鱗(白黑眼)和雙基因黃臉,這三個品種是單基因的配同樣的單基因出的,意思就是不論配什麼鳥,後代都會有單基因的顯派、魚鱗和黃臉,就不會出現原始。其中的原因比較複雜,在這不過多介紹,因為沒有基礎的不太好理解。雙基因的品種隻出現在顯性遺傳中。Ps:顯性遺傳是不會帶基因的,不會有鳥帶顯派、魚鱗基因,而黃臉主要和色系有關。
“隐性遺傳”就是通常大家說的隔代遺傳。它的遺傳方法是父母雙方必須都有這個基因,後代才會有這個品種。例如:兩隻原始都帶灰翅基因,後代就會出現灰翅,這種情況出灰翅的幾率是四分之一。當然,如果是一隻灰翅的表現型配原始帶灰翅基因,出灰翅的幾率就會增加至二分之一。灰翅配灰翅出灰翅的幾率就是百分之百了,這個不會有原始。
隐性遺傳品種:灰翅、隐性派特(隐派)和華樂等
隐形遺傳公式:
普通種×普通種/隐性基因=50%普通種,50%普通種帶隐性基因
普通種/隐性基因×普通種/隐性基因=25%普通種,50%普通種帶隐性基因,25%隐性基因
普通種×隐性基因=100%普通種帶隐性基因
普通種/隐性基因×隐性基因=50%普通種帶隐性基因,50%隐性基因
隐性基因×隐性基因=100%隐性基因
“性聯遺傳”亦稱伴性遺傳。這個品種的遺傳方式和其它兩種不同,它涉及到了性别,因為它存在于性染色體上,也就是品種和性别是直接挂鈎的。拿蛋白石舉例,一隻公蛋白♂配母原始♀,會出母蛋白石♀和公原始♂,後代的所有公原始♂都帶了蛋白石基因。反過來,用母蛋白石♀配公原始♂,後代隻會有原始,所有公鳥帶蛋白石基因♂。總結一下:性聯遺傳的規律就是,公鳥是蛋白石,會使後代所有母鳥為蛋白石,所有公鳥帶蛋白石基因。母鳥是蛋白石,會使後代所有公鳥帶蛋白石基因,而後代母鳥什麼都不帶;父母雙方都是蛋白石,那麼後代隻有蛋白石。
性聯遺傳品種:蛋白石、肉桂、白化黃化和亮體。
性聯遺傳公式:
伴性遺傳 伴性遺傳=100%伴性遺傳
伴性遺傳公 普通種母=普通種帶伴性基因的公鳥,伴性母鳥
普通種帶伴性基因公 伴性基因母=伴性公,普通種帶伴性基因公,伴性母,普通種母
普通種公 伴性母=普通種帶伴性基因公鳥,普通種母鳥
普通種帶伴性基因公鳥 普通種母鳥=普通種公鳥,普通種帶伴性基因公鳥,伴性母鳥,普通種母鳥
注:(亮體這個品種比較特殊,當亮體與白化或者黃化結合時,亮體會從連性遺傳轉化為顯性遺傳,白化黃化也會從連性遺傳轉化為隐性遺傳,當然這裡說的隐性遺傳隻是相對于亮體而言)
其他配對公式: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虎皮鹦鹉配對知識,希望各位鳥友在看了這篇文章後能夠配出自己喜歡的品種,讓自己家的虎皮大軍壯大起來!
随性所作,随心分享,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