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寒時節古人會做什麼
正确答案:采集冰塊。
解析:古代是沒有制冰的技術的,古代富裕的家庭和皇室都是有專門的冰窖用作儲存冰塊,在大寒河裡上凍的時候,命人收集冰塊,以用作在夏天使用,炎炎酷暑,是很需要冰塊解暑的。
寒日采冰的做法從商周一直延續至明清。周代采冰在臘月初,明清采冰在大寒前後的三九天。據清代富察敦崇所撰的《燕京歲時記》中說:“冬至三九則冰堅。于夜内鑿之,聲如錾石,曰打冰。三九以後,冰雖堅不能用矣。”俗話說“冷在三九”,這時的冰凍得最為堅硬,符合皇家“取其明淨堅厚者”的要求。
大寒節氣的習俗有哪些
每到大寒時節人們便開始忙着除舊布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大寒期間的農曆臘月廿三是也祭竈節,人們有祭竈的習俗。
祭竈時,把關東糖用火化開塗抹在竈王爺嘴上。寓意“上天言好事,下屆保平安”。大寒時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會吃八寶飯,因為八寶飯的造型及甜味具有圓圓滿滿、甜甜蜜蜜的寓意。大寒這天南京人也會選擇用老母雞,加入須參、枸杞、黑木耳等合炖成雞湯,作為大寒時節的一種特殊的生活享受。
在大寒節氣,北京人有吃“消寒糕”的習俗。漢語中的“年糕”與“年高”發音相同,因此象征着好運氣和不斷高升。在安徽安慶,大寒節氣有吃炸春卷的傳統。春卷裡包着菜肉等餡料,口味可鹹可甜。江蘇南京人喜歡在大寒時節喝湯。他們通常炖老母雞湯,加入人參、枸杞和黑木耳。
在中國各地,大寒是開展滑雪、滑冰、滑雪橇等冬季運動的最佳時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