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納水的方法與技巧

納水的方法與技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2 18:35:22

專注水産适用技術,奉獻實用養魚信息!

納水的方法與技巧(雲斑水和清瘦水)1

所謂“轉水”,就是指池塘的水體産氧能力、水體自淨能力嚴重不足,導緻水體中溶氧的含量極低,有害氣體和物質大量積聚,進而引起池魚長時間浮頭的現象。

有兩種“轉水”狀況最為常見:

納水的方法與技巧(雲斑水和清瘦水)2

一、“雲斑水”(又稱“雲彩水”)

“雲斑水”在春末及秋初容易出現,特别是晴天尤為明顯。早上、晚上,池邊混濁而中間水色一緻,而白天全池都混濁呈雲斑狀。

這種水極易轉變,一旦遇到天氣變化或施用消毒劑,立即就會轉為“臭清水”。這是因為水中的枝角類等大型浮遊動物過多,新老浮遊植物的比例極不平衡,使水生态失去平衡而“老化”

遇到條件變化,“老化”的浮遊植物就會死亡,水變混濁、缺氧,再進一步惡化水質使之成為“臭清水”。

預防“雲斑水”轉變:

(1)首先用殺蟲等藥,清早沿池邊連續噴灑2至3次(因為清早要殺的浮遊動物大多在池邊上),也可在九至十時全池潑灑一次,然後全池潑灑0.7pmm硫酸銅一次,以調節水體中的浮遊植物種群,最後加注适量的新水。

(2)放入部分“濾食性魚”(鳙魚等),以捕食浮遊動物,從而達到生态自然調節。

(3)“雲斑水”轉水後,要及時加“老水”或河水,注意不要過多地加注井水,然後用藥物殺死多餘的浮遊動物,在有陽光的天氣裡施用磷酸二氫鉀等肥水劑把水肥起來即可。

(4)若遇連陰雨天氣,增氧機不停,清早沿池邊潑灑上述殺蟲劑,天晴後肥水即可。

納水的方法與技巧(雲斑水和清瘦水)3

二、“清瘦水”

“清瘦水”水呈綠色或灰黑色或是上綠下清(即有一層藍、綠藻占主體種群的藻類),透明度很高,有别于黃色或黃綠色的嫩水。水中浮遊植物種群單一,含量很低,而原蟲類等小型浮遊動物卻很多,動植物的比例極不平衡;水中溶氧很低,魚很容易浮頭;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氮的含量很高,而能被浮遊植物利用的硝酸氮及光合作用必須的鎂、鉀等離子成份卻很低。

由于光合作用不能很好的進行,再加上鲢魚和浮遊動物的攝食,使水中浮遊植物量很少而顯得水清瘦、缺氧,水化學反應也不能順利進行,以緻使有害成份含量越來越高。這種惡性循環使水質也很容易轉變,尤其陰雨天氣,水體極度缺氧使池中魚浮頭“沉”不下去,尤其鲢魚因營養不足及對氨氮的受力差而表現尤為嚴重。

預防“清瘦水”轉水

(1)用0.7pmm的硫酸銅配合殺蟲藥全池潑灑,随後潑灑磷肥(磷酸二氫鉀等)或含有礦物離子鎂、鉀等成份的肥水劑。

(2)對于因微囊藻占主體的“清瘦水”,可先潑灑硫酸銅,一天後再潑灑草木灰10-20㎏/畝·米,隔一天再用一次硫酸銅效果更佳。或用硫酸銅每天清早在藻集中的地方(微囊藻清早和傍晚會聚集在池塘的一個角上或下風頭)潑灑,連續幾天也可。

(3)“清瘦水”轉水後,要先降氨、降亞硝酸鹽。可全池潑灑沸石粉(或麥飯石)30-50㎏/畝,随後加注肥水劑或潑灑肥糞水,同時全池施用磷酸二氫鉀等肥水物質,3-5天即可。若遇陰雨天氣,隻有先潑灑沸石粉,再潑灑光合細菌,再不斷地加注“有機水”(含有浮遊植物的水),天晴後再施肥。

造成“轉水”的根本原因就是生态失去平衡。所以合理地生态預防,除去過多的、有害的成份和種群、勤換水,培養有益的、不足的種群,保證水中充足的溶解氧是預防“轉水”的最有效的方法

(綜合編寫:劉文俊)

納水的方法與技巧(雲斑水和清瘦水)4

(備注:本文内容僅供參考和交流!内容和圖片大多來源于網絡資料,如有異見告之即改或删)

納水的方法與技巧(雲斑水和清瘦水)5

#魚病#水産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敬請關注頭條号@漁人劉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請登錄西南漁業網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内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水産##熱帶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