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竹溪湖是一座人工水庫,建在邛崃市南河一級支流竹溪溝上,距邛崃市區8公裡,湖似妝鏡,山如眉黛。竹溪湖處于佛教叢林鶴林禅院與密宗福地盤陀寺之間,有國家級保護文物單位唐代的花置寺、摩崖造像等。宋代陸遊、文同在邛時常遊于此。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将軍于1985年莅臨,揮毫題寫“竹溪湖”三字,镌刻在水庫大壩左側石碑上。竹溪集雨面積12平方公裡,水域面積600餘畝,蓄水量300萬。兼具灌溉、防洪、旅遊、養殖等功能。湖呈掌狀,綠島點綴其間,青山爽朗,綠水清淨,日裡披滿陽光,夜裡綴滿星辰。湖面青波蕩漾、遊艇賽逐,岸邊鳥鳴蝶舞,白鹭群栖,諧和美景令遊人歎為觀止。竹溪湖曆史文化内涵深厚,景緻獨特衆多,實為休閑旅遊觀光之勝地。
發展曆史;竹溪湖位于縣城西郊白鶴山一側,離城8公裡,白鶴鄉小柏樹山溝裡。為國家AAA級旅遊區。1979年4月曆經5年建成蓄水庫,面積達542畝,蓄水300萬立方米。随着旅遊帶來的發展,在1983年後在大壩、湖心島等地方修建了樓台亭閣等設施對外開放,取名曰"竹溪湖"。曾任國防部長的著名書法家張愛萍來邛遊覽了竹溪湖後欣然揮毫,現竹溪湖大門上的"竹溪湖"三字為張愛萍手筆。"竹溪"二字由來,是當地俗名"竹溪溝";二是宋代詩人、臨邛郡守張方在竹溪湖的積翠岩上刻有五尺直徑的楷書"竹溪"二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