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是西安市的著名地标,而每年夏天飛來的雨燕則更讓人印象深刻。它們是西安遷徙路程最遠的候鳥。這些雨燕被稱為普通樓燕,但它們還有一個名氣更大的名字——北京雨燕。1870年,英國人溫斯侯在北京第一次采到其标本,并命名為“北京雨燕”,是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鳥。最近,中外研究團隊通過先進的跟蹤手段,揭秘了它們即漫長又艱辛的遷徙之路。
從非洲南部出發 抵達西安築巢繁殖
北京雨燕隸屬于夜鷹目雨燕科,比常見的燕子體形稍大,羽毛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細縱紋。它們外觀呈流線型,飛行速度極快,而且是著名的食蟲鳥。每年4月到8月,遍布西安城區古建築的雨燕是一道靓麗風景。已有研究表明,每年4月,北京雨燕從非洲南部抵達西安築巢繁殖,7月底到8月初,再返回非洲南部越冬。然而,關于這條往返行程近三萬公裡的遷徙之路具體經過哪些國家、是否存在停歇點、沿途氣候如何,長期以來人們仍知之甚少。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瑞典隆德大學及英國“雨燕行動”團隊科研人員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觀鳥專業委員會的志願者合作,針對北京雨燕遷徙行為進行了追蹤研究,首次精确揭示了北京雨燕遷徙生态學規律。
該項目的研究團隊為66隻北京雨燕佩戴微型光敏定位器。借助這種記錄光照強度、以晝夜變化規律進行定位跟蹤的低耗回收型設備,科研人員成功獲得了其中25隻個體的光照強度數據,并對北京雨燕的遷移路線和物候特征進行了研究。
長距離候鳥遷徙通常會追蹤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的季節性資源,因此研究人員進一步假設,北京雨燕在遷徙過程中很可能經曆了非常不同的環境條件。由于降雨量被認為是與雨燕存活率負相關的一個關鍵氣候因子,研究人員測試了北京雨燕遷徙路線沿線的降水差異,以補充對空中長距離候鳥遷徙策略的認識,并有助于了解遠距離候鳥的種群分化。
遷徙飛經亞非37個國家 在南非高原越冬
數據顯示,北京雨燕的秋季遷徙大多始于7月中旬,它們離開西安後,先向西北進入蒙古國,而後進入我國新疆北部,由準噶爾盆地進入中亞地區,8月中旬越過紅海,9月初到達非洲中部,在剛果盆地或鄰近區域作40天的短距離移動。随後,北京雨燕緩慢南下,最終于11月初到達越冬地——海拔約1000米的南非高原,全程14733公裡,用時111天。在結束越冬期長達100天的遊蕩生活後,北京雨燕于次年2月中旬開始向北迅速移動,在剛果盆地東部逗留近1個月。随後,它們轉向東北,于4月初離開非洲,日夜兼程,在4月下旬回到北方,全程13500餘公裡,用時64天左右。在整個往返遷徙過程中,北京雨燕共飛經亞洲和非洲的37個國家。
人們以往認為,北京雨燕在遷徙途中會直奔目的地,中途基本不作停留,然而研究結果表明,事實并非如此。北京雨燕單日移動距離通常超過250公裡。若将三天内移動距離低于500公裡視為停歇,那麼,北京雨燕秋季中途停歇2到6次,停歇71天,平均速度134公裡/天,春季中途停歇1到2次,停歇36天,平均速度217公裡/天。剛果盆地及周邊地區、紅海西南岸和裡海南岸為三個最主要的停歇區域。結合飛行軌迹判斷,北京雨燕在春季可能采取了更為直接的遷徙路線和更快的遷飛速度。
邊飛邊捕捉空中昆蟲 可飛行10個月無需降落
長距離飛行,北京雨燕是邊飛邊休息的,和其它很多鳥類一樣,它們可以讓左右腦輪流休息。因為是食蟲鳥類,它們邊飛邊捕捉空中的昆蟲,身體需要的水分主要從昆蟲體内獲取。科學家曾給13隻北京雨燕安裝跟蹤器,結果發現它們有的在天空中飛了整整10個月,都不曾降落。
北京雨燕的四個腳趾都向前伸,不像絕大多數鳥類那樣前三後一,可以抓握樹枝,它們隻能将自己懸挂在建築物或樹上,而且爪子非常小,嚴重退化,不能在地面走跳,所以它一旦跌落地面很難起飛。它們除了繁育後代的兩個月,基本上都在天空飛翔。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雨燕在生活史的部分階段表現出對半幹旱區生存環境的适應,其繁殖區和越冬區的年降水量均顯著低于分布在歐洲的普通雨燕指名亞種。除了剛果盆地及周邊區域,北京雨燕的遷徙路線穿越了多處荒漠。
未來,科研團隊将使用基因組測序技術破譯北京雨燕遷徙奇迹背後的遺傳學密碼。相信通過努力,北京雨燕非凡運動能力背後的秘密将被逐漸揭開。 楓葉/文 甯峰/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