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一種文字叫黃永玉

有一種文字叫黃永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8:14:09

提起黃永玉,人們總會想起他的表叔沈從文。兩人都出生于湘西鳳凰的一座山城,都是故鄉水土養大的子弟,但兩人卻又在很多方面截然不同。黃永玉曾言,沈從文是他人生的标杆,但他卻永遠學不像沈從文,“我有時用很大的感情去咒罵,去痛恨一切混蛋。他是非分明,有泾渭,但更多的是容忍,所以他能寫那麼多小說。我不行,忿怒起來,連稿紙也撕了。扔在地上踐踏也不解氣。”

但有一點兩人是相同的——都在年僅十二三歲時就背着小小包袱,順着小河,穿過洞庭去“翻閱另一本大書”。黃永玉在外流浪生活了将近45年,先是在安徽、福建山區的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台灣地區和香港地區。這期間,他做過中小學教員、劇團舞美、報社編輯、電影編劇,但最放不下的還是藝術。雖然僅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黃永玉卻在藝術上頗具天賦。他自幼喜愛繪畫,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一系列出色的木刻作品,之後主攻版畫創作。其代表作包括套色木刻《阿詩瑪》和貓頭鷹、荷花等美術作品。他設計的猴年郵票、“酒鬼”酒的包裝廣為人知,深受大衆喜愛。

黃永玉的“多面”還體現在文學創作上。正因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他從小博覽群書,勤于寫作,在過去80餘年間出版了《這些憂郁的碎屑》《沿着塞納河到翡冷翠》《太陽下的風景》《比我老的老頭》《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等代表作,詩歌、散文、雜文、小說均有涉獵。他将文學視為自己最傾心的“行當”,但從不認為自己是專業的作家,“專業的人就不一樣了,搞研究的, 一輩子做研究;寫小說作詩的,一輩子寫小說作詩。就像鐵匠就打鐵,銀匠就打銀子。我這個是修補破銅爛鐵、挑着個擔子滿街串的人。”他說自己總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把寫作、畫畫都當做人生中的玩樂,“從來沒有過一字一淚的莊嚴創作經曆”。他的作品也如其人一樣,幽默、率真、機敏、充滿生命力。

今年,黃永玉已經98歲了,但在很多人眼裡,他還是個不老的“頑童”:抽煙,晚睡,愛折騰,酷愛開跑車,收藏古典家具。盡管晚年的生活日趨簡單,他仍保持每天規律地寫作、畫畫,一點不肯讓節奏慢下來。近日,他的詩集《見笑集》出版,收錄了他在1947-2021年間創作的150餘首詩,其中既有早年發表于雜志期刊的名篇,例如《風車和我的瞌睡》《老婆啊,不要哭》等,亦有近年新作。這本詩集是黃永玉一生閱曆與情感的抒懷,也是時代曆史變遷的見證。

有一種文字叫黃永玉(寫詩的就瞎寫起來)1

風車和我的瞌睡

大風車滑溜溜轉

滑溜溜轉

很快活地

将小河水捧到嘴邊

吻了一下

又急忙忙地

交托給土地

小風車咕噜噜轉

咕噜噜轉

鬥氣而又興奮地

舞動那六片白色小翅膀

不讓小麻雀兒

小斑鸠和知更雀

不讓那些淘氣的孩子們

到這兒來胡鬧

這些都是為了長滿

毛豆莢、番茄

小菜瓜的土地而設想的

為了毛豆莢

大風車轉着轉着

小風車轉着轉着

為了番茄和小菜瓜

大風車和小風車都快活地

轉起來了

要甘美的水來滋養它們

要淘氣的壞孩子不來吵鬧它們

啊!我頂中意這全是

太陽的八月天氣了

我頂中意這長滿瓜果的肥田了

我頂中意在舞動着白色的

大小風車的藍天底下睡覺了

我要和毛豆莢、

番茄、

小菜瓜們做伴

我伸個從頭到腳的懶腰

宣布馬上就要在這裡躺下

泥土親切地呼喚我

“喂

睡去

睡去

......”

我睡了

我仿佛聽到

采果實的姑娘們從田坎上走來

金蛉子和紡織娘合奏出大樂章

1947年

熱鬧的價值

蠶不是一邊吐絲一邊哼哼,

螞蟻勞動從來不吭聲,

勞動号子隻是放大一萬倍的呼吸,

生活到了總結才出現歌吟。

精密的創造需要安靜,

深刻的思想不産生在喧鬧的河濱。

大鑼大鼓隻能是戲劇的襯托,

遠航的輪船哪能用鳴笛把力氣耗盡?

在節日裡自然要歡笑和幹杯,

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這樣,

豈不太過費神?

我不是要你像樹和魚那麼沉默,

但創造

必須用沉默的勞動才能進行。

1979年

不是童話而是拗口令

狼吃羊,

我們常聽說。

狼吃羊,然後

變成“羊”,

我們頭一次聽說。

如果有人告訴你,

那隻吃了羊的狼

變成的“羊”

在控訴,

它也曾經給狼咬得很慘,

親愛的同志,

你也應該相信,

因為

據說這是真話。

我們這個奇妙的地球上,

什麼事都發生過,

隻要你有耐心,

明天你還會聽到

羊吃狼的新聞。

1979年

啞不了,也瞎不了

先割斷她的喉管,

年輕輕就死了。

使我想起許多事情……

如果,挖了我的眼睛,

再也不能畫畫,

我,就寫許許多多的書。

如果,打斷我的雙手和雙腳,

我還有嘴巴能說話。

如果,

眼瞎了,

手腳斷了,

喉嚨也啞了……

我,就活着,

用心靈狠狠地思想。

如果,

把我切成碎塊,

我就在每一個碎塊裡微笑,

因為我明白還有朋友活着。

恐怕所有的人都那麼想過,

所以——

今天又出現

動人的詩,

美麗的畫,和

年輕而洪亮的嗓門。

像年青人一樣從頭來起

不要再擺譜啦!

人老了,心是活的。

能呼吸,能愛,

能吸收一切。

那些山和水

空氣、陽光

仍然都是你的。

不要讓官瘾耽誤了你

寫詩的就瞎寫起來,

畫畫的就瞎畫起來,

老氣橫秋,瞎說一氣,

咳一聲嗽痰痰都是珠玉。

人家背後議論你,

臉闆得莊嚴,越顯得可笑和滑稽。

一天到晚往醫院挂号, 補藥搞得滿箱滿櫃。

一邊做報告,一邊喘氣, 事實上你并不老邁不堪。

讓我考考你,

北京有個圖書館你知不知?

虛心坐在那裡,

幾天後,

你或許找得到真正的自己。

自畫像

恨得咬牙切齒,

沒牙的老頭隻好喝湯。

弄一副沒腦子的假牙撐門面,

談不上愛和恨。

人叫頭發做煩惱絲,

八十年的年紀

幾乎是光了頭皮,

且留給少男少女們煩惱去吧!

左鄰養了隻沙皮狗,

右舍養了隻斑點狗,

我臉上的褶皺和老人斑啊!

早早晚晚出門散步都很為難。

鮮春三月

清清楚楚俯覽故鄉的,

有線的叫風筝,

沒線的叫鳥。

鳥飛在故鄉天上,

息在樹上;

風筝飛在故鄉天上,

息在少年人手上。

曾經

饑餓的故鄉人打盡了鳥,

放風筝的人遠走他鄉。

鳥不再鳥了!

風筝不再風筝了!

于是

好多好多苦命的晴天和雨天……

……

今天,窗外風筝們又冉冉上升,

鳥在天上嘤嘤叫着,

孩子們卻以為世界從來是如此的……

說是月有陰晴圓缺,

它圓它的,缺它的,

卻總是

冷冷地欣賞人的

悲歡離合。

既不傷害

也不同情,

永遠地無動于衷。

人許願、祈求、寄托,

向着它寒冰的臉。

它美,是因為

自古以來的漠然。

人匍匐于無垠的清晖之下……

想起來了,

它多像我年少時熟讀過的

女孩的眼睛……

别人放屁才笑,

看到有人裝模作樣才笑,

鏡子打破了

碎成三百六十五塊笑臉,

你笑着說累,

笑着說哭,

笑着跋涉,

笑着回憶,

有時,你仰天大笑,

挖個洞,把笑埋進土裡,

到春天,種子發芽,

長成一棵大樹,

像座高高的鐘樓,

風來了,

滿樹都響着

哈!哈!哈!哈!

2009年

一個人在家裡

一個人喝着寂寞的湯水,

斜着眼睛

看電視裡

醫生說話:

“多喝開水

看健康節目,

對人有好處。”

所有老朋友都死了

隻剩下我一個人,

因為我最聽醫生的話。

以前,

聰明年輕的媽媽提醒孩子:

“你以為自己還小,你都三歲了!”

聰明的醫生也提醒我:

“你以為自己還小,你都九十五了!”

我,我惹了誰啦?

我老不老幹誰什麼事啦?

“老”又不是我發明的。

“老”又不是我街上撿的。

(我從小撿到東西都交警察)

我很少街上瞎走,

一個人在家裡,

跟許多貓一起。

2016年

本文詩歌選自《見笑集》一書,經出版社授權發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