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料記載,沒有皇後和皇太極合葬。
2、查閱史料,孝莊皇後不與皇太極合葬的原因有這樣一段記載。孝莊皇後生前就為自己葬地之事早就留下了遺囑。
她諄諄囑咐康熙皇帝:“我身後之事特囑你: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不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勞民動衆,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你們父子,不忍遠去,務必于遵化安厝,我心無憾矣。”
康熙皇帝一向孝順祖母,孝莊皇後死後,康熙帝遵照遺囑,将祖母安葬在了遵化的東陵附近。
3、那麼,為什麼孝莊又被葬在了清東陵大紅門東側風水牆外,而不是在皇陵内呢?許多野史稱,這是因為孝莊下嫁多爾衮丢了愛新覺羅家族的顔面,所以把她葬在陵區大門外,罰她世世代代為子孫把門。
其實,這隻不過是好事者的主觀意會而已。真正的原因是,順治的孝陵處于陵區内至高無上的位置,而孝莊則是順治的生母,将她葬在陵區内任何地方,位置都低于孝陵,這就與她的輩分不相稱。
第二,孝莊雖葬在遵化清東陵,但與遠在沈陽的皇太極的昭陵仍是一個體系。孝莊皇後的陵名叫昭西陵,因此看,與清東陵是兩個不同體系,不能混淆,隻能葬在東陵區外,以示區分。第三,在清代,無論皇帝、王公谒陵,都先從最高輩分的墓主人的陵寝開始。
4、孝莊皇後在清東陵所有内葬人中輩分最高,所以谒陵時,每次都必先從孝莊皇後的昭西陵開始。大紅門是陵區的正門。是谒陵人的必經之處。将昭陵建在大紅門旁邊,也為谒陵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避免了繞道往返之勞。
第四,清代,以左方為尊貴之位,皇帝谒陵,出入宮門、殿門、陵寝門皆走左門,臣工走右門。把昭陵建在大紅門左側,處于尊貴之處,也正反映了她的後代兒孫們對她的尊崇敬仰之意。
大紅門左側地勢高而平坦、土厚質純,而大紅門右側,低窪多石,又濱臨西大河,常有水患,所以從地理環境上看,也應該将昭西陵建在大紅門左側。
5、從以上幾點看,将孝莊皇後葬在東陵陵區外,絕不是為了罰她為後代子孫看守陵門,而是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原因後作出的最佳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